第A7版:都市·公共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速读

第A3版
今日焦点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0年7月2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墙壁开裂 墙体外斜
长沙同仁里百年公馆亟待保护
记者 陈月红 实习生 夏小童 陈苗 李璐

7月19日,长沙同仁里公馆群,不少房子开裂、漏水严重,有的墙体外倾,亟待修缮。记者 武席同 实习生 邓天佑 摄

本报7月19日讯 长沙同仁里公馆群, 有着清末民初时的民居特色,辛亥革命先驱黄兴、抗日名将李师林都曾在此住过。

2002年,这里被列为长沙市近现代保护建筑。然而,长沙市民王先生向本报反映,“由于年代久远,同仁里公馆不少房子开裂、漏水严重,有的墙体外斜,看起来摇摇欲坠。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公馆,亟待修缮与保护。”

公馆历经100多年风云变幻

从吉祥巷拐进同仁里,仿佛进入时光隧道:窄窄的巷子迂回幽深,巷子两厢都是民房,保持着清末民初时期民居的特点:高墙耸立、花岗石门楣、木制门板、厅堂宏深。这里对称分布着6栋两层石库门老式公馆,即长沙同仁里公馆群。

据记载,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湖北人范锦堂在同仁里开设长沙第一家西式旅馆——大吉祥旅馆,是当时长沙最奢华的旅社。1912年黄兴回长沙时曾下榻于此。上世纪30年代后期旅馆停止营业后,房产改造成公馆。长沙名医易景樵、抗日将领李师林曾居于此。

公馆年久失修存安全隐患

同仁里20号,是文夕大火后,大吉祥旅馆被烧剩下较完好的三幢房屋之一。二楼租赁户汤女士告诉记者,同仁里公馆群的住户都是租赁户,20号公馆现住有8户人家,而她租住在这已经有17年了,她指着房顶说,房子大都是木板做的,很破旧了,有些椽子已腐朽,屋子又漏雨,住得提心吊胆的。

同仁里7号,现在住着11户人家。二楼租赁户刘湘华一家在此住了27年,她家墙壁、房顶上一条条裂痕触目惊心,进门对面的一面墙已经外倾,在相邻的墙上,写着“墙体外倾,顶棚开裂,漏水”等字样。刘湘华说,这是2007年,长沙房产集团有限公司派人前来检测维修时留下的。据开福区文管所有关负责人熊靖安介绍,同仁里6栋公馆,有的产权属长沙房产集团有限公司,有的属私人。

■记者 陈月红 实习生 夏小童 陈苗 李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速读
   第A3版:今日焦点
   第A4版:今日焦点
   第A5版:都市·公共
   第A6版:广告
   第A7版:都市·公共
   第A8版:热线新闻
   第A9版: 都市·社区
   第A10版:都市·社区
   第A11版:都市·社区
   第A12版:生活黄页
   第A13版:华声网事
   第A14版:中国·重点
   第A15版:中国·世态
   第A16版: 世界新闻
   第B1版:财经
   第B2版: 财经·纵深
   第B3版:财经·关注
   第B4版:财经·操盘
   第B5版:财经·理财
   第B6版:分类广告
   第B7版: 财经·理财
   第B8版:广告
   第C1版:文娱
   第C2版:文体·看台
   第C3版:副刊·华声
   第C4版:副刊·记忆
   第C5版: 健康·生活
   第C6版: 健康·美容
   第C7版:教育周刊
   第C8版:楼市·关注
黄兴路立交提前一周拆完
“我有责任保一方平安”
长沙同仁里百年公馆亟待保护
餐饮垃圾处理不好最高或罚10万
248米,东塘街道将建三湘第一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