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 莉
严格地说,我在工作之后才开始专业阅读。只要听来有趣的观点,接触到不懂的新名词,我都会选购相关书籍,让自己深入进去窥见整体的图景。一旦接受了某位作者的观点,我会尽力将著作中提到的参考文献找来阅读——找准一个人的阅读脉络,就可以找到一个人思想形成的路径,这个思维演进的过程和结果同等重要。
从教20余年,确实存在许多对我的专业发展具有特别意义的书。其中一本就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作者拉尔夫·泰勒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评价理论专家。本书极有价值的部分,我认为是瞿葆奎、施良方两位老先生在正文之前对全书的介绍,兼论美国课程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这类专业书在师范时读过,但当时读完什么也没记住,也不知道有什么用。
成为教师后,我与学校核心课题组尝试进行学校课程建设。每次专家指导会召开时,课题组的老师既茫然又紧张,几乎听不懂专家在讲什么,更不知如何落实。直到2004年参与学校核心课题结题成果讨论会,某一天坐在会议室的我豁然开朗,原来专家教授一直在带领我们通过“做中学”来实践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那一瞬间,许多曾经的茫然、委屈、纠结都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也成为我的新起点。
很难说是理论指导了实践,还是理论与实践在长期的互动中突然产生了交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激发似乎是一直被期待,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实现的目标,但我确实因此从被动状态转入主动研究课程和实践之中。
2006年前后,我们正煎熬地尝试自主开发课程,无数次怀疑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有价值、有意义的时候,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和迈克尔·富兰的《教育变革的新意义》进入了我的视野。
此后再看自己开发的课程,在衡量其价值和意义的时候,我的重点不再是它算不算“创新”,而是试图发现更多影响课程与教学的因素,并充分挖掘每一个因素可能蕴藏的提高课程和教学品质的机会,把出现的问题看作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