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荧 通讯员 唐小龙 唐伟巍
大祥区作为邵阳市的老城区,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集中,面临着诸多尴尬:一方面,它承担了市区义务教育的大部分学位压力,消除大班额工作任务在全市三区最为繁重;另一方面,存在大班额的学校多位于中心城区,周边多是居民楼,改扩建的空间十分有限,不得不超负荷承载老城区的入学需求,“大校”“大班”应势而生。
如何化解此困境?近年来,大祥区委、区政府主要通过扩容、合并、购买三种方式,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增加学位有效供给。
老校挖潜,就地消化超额生源
“旧貌换新颜”“翻天覆地”,樟树小学校长刘忠诚用寥寥数语道出了学校变化之大。
樟树小学原只有一栋教学楼,且年久失修,门窗破旧、墙壁斑驳,学校里只有一条铺了砂石的小路。近两年,大祥区政府投资约1500万元对学校进行提质改扩建,翻新了旧的教学楼,还新建了一栋教学楼、运动场,并对校园裸露的土地进行了硬化和绿化。经过悉心打造后的樟树小学,焕然一新,生源从最开始的200多人到现在的800多人,辐射两个社区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就学。
樟树小学的学位建设属于适度超前,刘忠诚自豪地说:“在目前的办学条件下,樟树小学还可以增办9个班,还有近400个学位余额,将大大缓和城区学位供需矛盾。”
樟树小学在学位建设上还发挥了一个巨大的作用——2018年秋季学期,大祥区第一实验小学整体周转安置在樟树小学翻新了的旧教学楼里。
大祥区投入3000余万元在该区第一实验小学原址上重建了两栋五层的教学楼,让该校大班额彻底得到了解决。
收购改造,分流城区超额学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祥区学生入学需求加大,已非单纯依靠老校扩容所能解决,新学校建设势在必行。大祥区属于老城区,没有场地建学校怎么办?大祥区做出了一个决定——收购由湖南华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华夏公司”)投资建设的一所标准化寄宿制学校。
为了收购这所学校,大祥区委、区政府与华夏公司打了一场持久的“价格战”。
2016年10月,华夏方圆学校收购小组成立以来,在邵阳市委、市政府和大祥区四大家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工作小组与华夏公司进行了20余轮磋商,于2018年6月达成协议,最终以3496万元的价格收购。随后,大祥区财政又投入900多万元对该校进行提质改造。
“收购后的学校只有一个空架子,毛坯房,泥土地;现在学校完全不一样了,全区的教育信息化中心、校车监控平台都建在我们学校……”走在“回”字形结构的教学楼里,华夏方圆学校校长周秋平向记者介绍了学校的发展现状。
2018年9月开学,华夏方圆学校接收大祥区内分流学生1100多名,共20个班。
合并办学,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
“六岭校区现有学生800多人,在激活自身办学活力的同时,有效化解了三八亭小学学位不足的压力。”三八亭小学校长龙卫东向记者介绍。
三八亭小学与六岭小学只相隔一条马路,2017年以前,学生人数却相差甚远。六岭小学只有300多学生,生源明显不足;三八亭小学有2000多人,大班额甚至超大班额严重。
这种局面怎么破?大祥区教育人探索消除大班额的新路径——将两校合并,实行传统名校与薄弱学校一体化办学,将三八亭小学的一、二年级共计800余名学生放在了六岭校区。为了改善办学条件,2018年大祥区委、区政府拿出80多万元对六岭校区进行了提质改造,并计划将该校区东移扩建,目前已启动拆迁工作。
城区学校就学压力大,在农村却是另一番景象,有些农村小学甚至出现了“空城”现象。
檀江中心小学是一所有200多学生的农村学校,一幢全新装修的四层教学楼在小山村里显得格外耀眼,生源流失是学校以前面临的最严重问题。现在,学校的硬件、师资均有了提升,今年秋季,该校生源趋于稳定。
办人民满意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祥区教育人一直在行动。据统计,2014年以来,大祥区加大教育投入,累计投入教育项目建设资金近3亿元,共新增学位4000余个。2018年,大祥区12所存在超大班额的学校均顺利完成了分流任务,共消除超大班额班级230个;2019年,该区消除大班额班级116个,大班额占比由2017年的58%下降至23%。目前,该区正抓紧推进总投资1.7亿元的滑石小学、雨溪中心完小、大祥第一中学扩改建、西苑小学新建和桔园小学、曙光小学异地重建项目,共新增学位4820个,确保2020年基本消除大班额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