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桂塘镇九年制学校 陈玲
虽地处偏远,但是网络的兴起也让我们农村学校能在第一时间和世界信息同步,恰当地运用时事政治素材,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现就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在政治教学中运用时事政治素材。
一、教材与时事政治素材的融合
时事政治素材都来源于新近发生的新闻和事件,在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解读教科书既不是将教科书视为静态的、必须遵循的根本,也不是完全撇开教科书另行其事,适度调整优化运用教科书中的指导性原则,就成为创造性地用教材教的关键。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虽没有时事政治素材那样的新鲜感,但是教科书的素材毕竟是专业人员经过潜心研究精心编制的专门材料,已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后,教材经过重新编排,对其中的案例素材也已作了较大的更新和补充,使之与教材内容相契合,也与当前的社会背景较为接近,因此使用时事政治素材也要兼顾融合课本教材。
二、时事政治素材提取的基本方法
(一)时事政治素材的准确性
非正规报刊网站发布的时政报道,往往通过局部放大效应来博人眼球,大部分是在关键点上表述不清的素材、针对性不强的素材,甚至于包含错误内容的素材,会给学生带来误导。我们不难想象,学生面对一个连最基本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都不准确的时事政治素材,他们可能会说,我的老师怎么这么粗心,他们也可能会说,老师也不过如此──“不学无术”,最终成为“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一个笑话。
(二)时事政治素材的新颖性
中学生对新生事物十分敏感, 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运用的时事政治素材必须求新,只有新事例才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尤其是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演化不断更新升级,单一的正面宣传往往没有浏览量,在国内外时政局势日新月异的时候,运用的时事政治素材要突出自我判断性, 这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当然事例运用过多、过滥,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学生最后只接受了一些零碎的时政“片断” ,形成不了一个整体统一的认识, 令学生听了感到没劲甚至厌烦。
(三)时事政治素材的科学性
有的教师非常关注时事政治,总在第一时间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时政大事,但是大部分时间这些时事都与正在学习的教学内容无关,因而没有对它们进行详细分析,造成对时政热点只关注没利用。有的教师则仅仅把时政热点当作是课前的一个补充,或者是课前讨论引入新课的话题,忽视了时事在整个政治课堂中的穿针引线作用,丢失了时事政治素材的引导和补充作用。甚至为了迎合学生, 讲大道理吞吞吐吐, 讲小道消息眉飞色舞,这种片面性危害很大, 它阻碍了学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
(四)政治素材的丰富性
在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单一的文本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各种图像材料、声音材料、以及由它们共同组成的多媒体材料,把时政中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都一网打尽。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大部分的教师都只注重文字这一种载体,人为地缩小了教学资源的范围,造成时事政治素材在政治课堂运用时只是更新了教学材料,与普通素材相差无几,不利于时事政治素材的充分运用,也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五)政治素材的选择性
作为政治教师在收集和积累时政资料时,要根据政治教学的内容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时事政治素材,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即做到通俗易懂,又能结合教本的主流观点,帮助学生从理论上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背景, 使学生除了听听“故事”外,还要有自我判断的意识,能有自己的分析和观点,形成自己的见解,把时事政治素材变成自我提升的“演兵场”,促进学生对教本内容的有效理解。
随着新课改涉及到“深水区”,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核越来越多样化,把时事政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还学习的自主权和判断权于学生,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用时事政治来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支配下,让学生更好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