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二年级的男孩,站起来回答问题,得到教师的肯定评价后,如释重负般长出一口气,跟同桌做了个鬼脸,好像逃过一劫似的;坐在我旁边的女孩,整节课都沉默寡言,我鼓励她回答问题,她怯生生地看了我一眼,摇了摇头。
教师的态度很和蔼,课堂的气氛很和谐,孩子们为何还会如此紧张?我通过随机访谈,似乎从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在我们的课堂上,存在着这样一种东西:它像一个“幽灵”,足以让孩子心生恐惧。它的名字叫“错误”!
其实,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孩子便知道这个世界有个叫“错误”的东西,触碰到它,就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教师的批评、家长的警告、同伴的嘲笑、作业本上的红叉、试卷上的分数,等等。对“错误”的恐惧是孩子在课堂上紧张的主要原因,而教师的态度则是催化剂。
教师往往从自身经验出发,为孩子设置了太多的“不可能”,那些宝贵的“可能”被稀释了、淹没了。孩子们过早学会了规避和挑剔,而不是创造和宽容。“错误”真的存在吗?在我看来,在孩子的世界里,“错误”是不存在的。每一种“错误”都是他们真实的想法和表达,甚至是天才的创造和天赋的体现。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有温度的课堂。课堂期望实现“无错教学”“无错参与”,教师应把对孩子潜能的开发和活力的激发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把那个如幽灵般的“错误”从我们的头脑里和课堂上驱走,让每一个孩子“肆无忌惮”地展现他们的精彩。 张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