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咱果学校 黄庭斌
高效课堂不仅是一种新理念,更是每位优秀教师的价值追求。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要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性,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学生面对老师精心设计的提问总是闷不吭声、全无兴趣,有时甚至还会出现学生面对班班通屏幕上精彩内容,却视而不见或茫然不知所措。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脱离了学生的数学实际,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应该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及他们眼睛里的多彩世界,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作为教师,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数学,了解数学,爱上数学,在不停地实践中学会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例如,教学求“平均数”时,可让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来亲身感受“为什么要学平均数”。我让五个学生参加跳绳比赛:第一组两人,第二组三人,比哪组跳到的总数多为胜利。因为第一组少一人,总数没有第二组多,第一组的学生马上提出异议:“我们组少一个人,不能用总数比,这样不公平!”这就是生长点——发现问题。在学生的质疑声中,我顺势诱导:“嗯,的确不公平,不过,今天我们就有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改往日直接切入的方法,让学生在参与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接着,学生们按照我的安排提示进行比赛。第一组甲同学跳了7个,乙同学9个,乙给甲分1个,两人均8个。第二组甲跳7个,乙跳10个,丙跳了4个,乙给丙分3个,三人均7个。同组是多的给了少的,少的加上了多的,然后慢慢就平均了,而第一组的8,第二组的7,就是各自的平均数。这样自然而然的引入平均数概念。这种教学设计既贴近学生实际,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使学生很轻松地就掌握了平均数,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意义和内涵。
二、精心创造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认知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的特点,把这种矛盾和冲突恰当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产生一个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用班班通出示情境图:算出下面两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要求说明自己使用了什么工具和方法。因为学生前面的内容学得牢,大家很快回答:“可以用尺子先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周长,正方形用同样方法计算。”在此基础上,我给予肯定并说:“请大家拿出老师发放的圆形纸片,想想用什么方法能算出它的周长?”只见大家纷纷饶有兴趣地行动起来:有的学生在凝神苦思,有的拿尺子在不停地比划,有的在互相讨论交流,最终大家仍百思不得其解。在突然出现的新问题面前,大家出现了第一次认知冲突,出现了思维活动的第一次高潮,也在动手操作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此时,我又抛出第二个问题:“谁有办法算出这圆形塑料大盆的周长呢?”在新的矛盾面前,刚才的办法失灵了,该怎么办呢?于是又激起第二个认知冲突。大家在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后,得出用一根线贴着塑料大盆圆周绕一圈,再量出一圈线的长度,就是大盆的周长。“这样的圆形,谁能算出它的周长呢?”我边说边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学生盯着黑板上画的圆,又面面相觑:既不能滚,又不能围,那该如何是好呢?于是课堂出现第三次认知冲突,充分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接着,我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画圆的时候什么变了,周长也就变了?周长和它有什么关系?然后老师又画了几个大小不等的圆,大家很快发现:圆规两脚之间距离越大,圆就越大。顺势推导出:圆的周长÷直径=π,进而成功地得出“只要知道一个圆的直径就可以算出圆的周长”。
三、善于运用教学评价
实践证明,教师正确的评价会使学生产生学习成功的体验,能够让学生始终处于信心十足,情绪高涨的状态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时,学生提出“倍数和几倍相同吗?”我立即对提出问题的同学进行表扬。然后问:“谁会回答这个问题?”学生纷纷举手,都认为不同,我接着问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学生疑惑了。于是我抓住这个时机巧设问题:“它们各是什么?它们的范围一样吗?”学生还是拿不准,我接着说:“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能通过讨论来自己解决这个问题?”适时抓住学生求知欲高涨的良好时机,思路层层深入,学生产生了学习动力,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