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商学院 张 源
一、石板溪村原有儿童社区服务基本情况
石板溪村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岩桥乡西北部,距县城10公里,全村共378户,总人口1328人;被纳入湖南省第二批“三区计划”试点地区。
1.居民人口结构失衡,儿童精神文化生活单调
当地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分布不合理,其中留守老人占50%,留守儿童占25%左右。儿童平时的休闲生活除了做作业便是看电视,精神文化生活单调。
2.缺乏服务于儿童的社区组织、人员及经费支持
石板溪村本地没有针对儿童服务的正式或非正式社区组织,同时政府对儿童服务投入的经费有限,也缺乏专业的人员来进行儿童服务。
3.现有服务设施没有充分利用
石板溪村原有一个儿童及老人活动中心。但现有的场地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因为没有切实可行的服务方案及人员来帮助他们丰富生活。
二、石板溪村儿童服务的“三社联动”模式的介入
(一)“三社联动”的联动过程
1.三方合作,优化服务设计
在联动初期,社工机构、专业社工、联合村委会一起,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会等形式对石板溪村进行了全面了解和考察,准确评估了儿童群体的需求,尽量完善服务设计。
2.整合资源,促进服务对象成长
在服务实施阶段,村委会、社工机构及社工通过不同的渠道搜集可利用的资源,村委会整合当地的场地资源,社工发挥专业方法的优势,社工机构则链接外部资源为当地儿童提供支持。
3.加强培育,促进在地组织发展
在服务过程中,“三社”也同时注重将输血转变为造血,促进在地社会组织的发展,培育了儿童委员会和农家书屋儿童管理小组等社区组织。
(二) “三社联动”具体项目
1.小组工作
项目社工在石板溪村共开展小组工作5个合计30次,直接受益对象50余名,服务人次300余人次。
(1)儿童缤纷周末小组
社工首先组织儿童开展了 “缤纷周末”小组活动,通过轻松有趣的游戏与孩子们迅速建立信任关系,这是社工介入的第一步,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2)儿童保护小组
石板溪村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山路多,儿童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为此,项目组开展了“儿童保护”小组工作,一来提升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二来间接提高孩子家长及老师对儿童权利的重视。
(3)儿童委员会培育小组
项目组以儿童保护小组成员为基础,成立儿童委员会,从而确保儿童保护知识继续以儿童为主体传播下去,同时,也为儿童进一步参与社区事务提供了基础。
(4)儿童能力建设小组
“儿童委员会”的成立只是走向儿童自我保护、自我管理的第一步,为了更好地促进儿童自我发展,项目组进一步开展了儿童能力建设小组。
(5)儿童手工制作小组
项目组因地制宜的开展了儿童手工制作小组,鼓励小组成员积极动手、动脑,培养小组成员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更主要是充分挖掘当地资源。
2.个案工作
共进行5个农村儿童个案工作,5个案主都是在小组工作过程中或入村走访过程当中发现的。其中救助型个案3例,发展型个案2例。
三、 “三社联动”模式的效果评估
1.“三社联动”有利于充分发挥农村多元主体作用
“三社联动”模式改变了农村儿童服务中村民参与意识淡薄、主体单一的情况,形成了政府、村委会、社会组织、社工、村民的联合互动;将原有村庄从较为封闭的系统转为开放式系统,有效地链接了外部资源,发挥了多元治理主体的共同作用。
2.“三社联动”回应了儿童的需求
石板溪村“三社联动”模式下的儿童服务项目较好地满足了儿童的需求,丰富了儿童的精神生活,改善了当地儿童生活条件。
3. “三社联动”推动了儿童能力的发展
本次儿童服务项目不仅丰富了儿童的生活,而且提高了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行动能力,将“留守儿童”转变为“社区主人”。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社会工作模式转型研究”(2010YBB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