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衡南县栗江镇中心小学 全淑芳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各科之母,同时还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因此学好语文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发学生的热情很关键,但面对繁重的语文课程和应试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随之减少,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绽放光彩,迸发火花,使其成为学生向往的精神乐园?笔者认为,融入多种教学手段,给语文教学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学生才能尽情享用,怡情养性,全面发展。
一、画中有语文,语文中有画
小学语文教材文字优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趣味性强。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能够做到文到画现,把作品展现在学生面前,便可迅速抓住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如教学《纸船和风筝》,老师可以边描述边板画:“有一天,老师带小朋友去一个好玩的地方,那里有高高的山,清清的水,茂密的树林,绿绿的小草,还有美丽的花。听说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这里,大家看,这就是他们的家。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家应该建在哪里呢?”通过精美的板画创设美丽的童话世界,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
二、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游戏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游戏型活动课是低段教学的一种好形式,活动课中可以运用猜谜语、唱儿歌、脑筋急转弯等游戏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逛超市”游戏,教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标有汉字的商标、广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学生分组去各个柜台逛,比比谁识字多、收获多。游戏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出桌上的识字材料。这个游戏既检查了学生的课外识字情况,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多在“读”中品,少在“讲”中悟
语文课堂应尽可能多的把时间留给学生读,特别是分析课文,老师切忌将文章支离破碎地逐段逐句去讲解,而应该引导学生读好文章,让学生在读中想、想中读,通过反复吟诵,在眼前呈现出文字所表达的具体形象,并将文字描述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这样,学生才能进入文章描写的情景之中。如《芦花荡》一课,作者在描写苇塘倒映在水中的美景时有这样一段文字: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然后分别说说读后感,学生们激情满满地涌跃发言。我又指导学生饱含深情地边朗读边想象画面,大家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无意识地进入了文章的意境中,这种无意识地投入使学生不知不觉领悟了教材,其意尽在不言中。
语文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有给孩子们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他们才会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寓教于乐”,从而使学生达到由学语文到爱语文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