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荣光
各大高校即将开学,众多大一新生正在准备“入学装备”。网曝一些大一新生提出,务必带着“苹果手机”、数码相机、高配置电脑等各类“新式装备”入学。而为帮孩子准备“装备”,父母们不得不支付一笔不小的花销,甚至有人哀叹:孩子入大学的“开学日”就是父母“烧钱时”。
“开学日”变成家长“烧钱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孩子苦读多年,终于金榜题名,护犊心切的父母滋生了“犒赏心理”;另外,别人都在给孩子买好的用品,自己的孩子如没有,会产生“低人一头”的心理,而家长又绝不愿“亏了孩子”。于是,两者结合就助长了非理性消费。而社会上类似情况还不少,譬如有的孩子上小学要穿名牌鞋子;有的上初中就花上千元办生日宴;有的每逢同学聚会、过生日都要花上数百元购物送礼等。小学、初中、高中如此,成了准大学生,自然也容易追求高消费了。
其实,人与人是存在差异的,但这种差异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差异;否则,没有平等的差异,往往会给人贴上“贫富”的身份标签,对“贫穷人”造成伤害,大学生也不例外。试想,准大学生入学后,看到别的同学配备了“苹果三件套”,自己没有,无疑就成了“贫困生”。
事实上,上大学是为了学习而不是享受。而要学习好,学习工具只要能够用就行,不必一味地追求高档、品牌。譬如手机就不必非要“苹果”;大学有微机室图书室,不一定非要配个人电脑,况且有调查表明,许多大学生的电脑主要用来娱乐,真正用于学习的并不多。过度满足大学生的奢求,实质也是一种放纵与蛊惑。
另外,“开学日”变成家长“烧钱时”,还折射出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要对下一代进行“受穷”教育。富裕使人懒惰懈怠,而贫困则是人生中重要的激励和促进。这些道理早已讲了多年,现今更不应忘记。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个人财产以千亿美元计,他却将两个孩子的遗产继承额限制在零头,希望子女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穷”孩子的教育,可以培育成功的人生。在进大学之初就摆脱“啃老享福”的观念,及早实现自食其力的蜕变,孩子们的大学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都将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