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自治州龙山县第二小学 贾苗生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学校管理的实践者和探索者,我认为班级管理重点就是“管”和“理”,“管”就是班主任能敏锐地发现班级运行中存在的甚至是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时予以“预警”和“校正”,这个过程既体现班主任的经验和视野,更能体现班主任的教育智慧、教育情怀以及人性光辉。“管”绝不是出于“评价与控制”,而是出于善意的“诊断”,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班主任自身与学生的幸福成长和健康发展。“理”就是针对班级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清理。这要求班主任具备一定的智慧和能力,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也体现出班主任的服务意识和引领能力。我们学校每期都会评选一些优秀班主任,并在开学时予以表彰,通过分享他们的班级管理经验,带动学校整体的发展。
一、创新班主任工作
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统一的“班级管理的标准模式”,每个班级可以追求适合自身特征的发展思路,这对班主任的教育创意、教育理念和教育责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班主任应对本班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问题给予及时解决和预警,更应该帮助每个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观,以此来促进师生间的和谐与融洽。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本班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进行“深度融合”,将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甚至可以努力打造属于班级自身的持久性的特质文化。
我认为,班主任只有熟知本班学生的个性特质、班级优良传统、基本特点以及学生才艺状况,才能科学地制定适合本班的发展思路。班主任还应注意协调学生与任课老师的关系,将“全员教育”和“全员管理”工作思路渗透到本班的运行常态之中,以确保本班的健康发展。
从老师们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让我深悟,班级管理的价值体现是师生的共同发展。班级管理的核心是班委会和教师的“联合作战”,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实践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在进行班级管理的工作中,严格自律、以身作则是优秀班主任的自我要求。
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的价值追求目标之一,也是提升班级管理内涵的重要方面。文化育人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思想基础,班级文化建设可以为优化班级管理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更新教育观念,理清工作思路。
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管住物”、“管好事”、“管好人”成为一种普遍的管理模式。一般来说,在此模式的引导下,班主任处于班级管理的顶层,然后形成“班主任——任课老师——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纪检委员……“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形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可以高效实施标准化的运作,却极大地削弱了师生群体的个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如果要对这种模式进行改革,可尝试采用“小组联合”的这种管理模式。
作为教育管理的一线实践者,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而不是“便于控制”,管理应该使一个班级充满活力,使师生充满生命的激情,师生愿为实现班级目标而自觉工作、学习和生活。
著名的学者马尔库塞认为,观念和文化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的改变是可以改变世界的。班级管理的本源使命体现在“促进每一个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上,班级管理也应相应实现两个转变;从“结论评价”转变成“预警与治理”;由顶层式的命令转变成平等的“和谐对话”,让“真实的学习”和“真实的教育”通过师生的“示范、渗透、体验、坚持”内化为自觉行为,这样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持续发展,就不难实现了。
三、结合自己多年管理的实践和探索,借鉴相关先进教育理念,我深深感悟到:
班级应成为每个孩子都可以放声歌唱的地方,要让班级成为学生们在校时喜欢、毕业后怀念的乐园,这样的环境下也较容易产生学生的发展“群星灿烂”的美好景象。
班级文化建设(即软实力)是班级的基础性、决定性的力量,优秀班级文化应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始终,班主任要打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显著的学业成绩“犹如漂浮在海平面上的冰山一样显山露水”,而支撑它的关键因素——班级文化(软实力)建设则隐于海平面之下。班级文化建设对于班主任来说是一个较高层次的要求,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班级文化包括班级管理理念、班级发展战略、班风、学风、教风、全班师生的价值追求、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学校对班级的评价和赞誉以及学生个人才艺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涵都弥散在班级氛围中,积淀在学生意识中,外显为学生行为表现。班级只有拥有这种深刻的班级特质文化,才能充满活力并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和魅力。
班级管理面向的是一个个独立的鲜活生命,其最终价值追求是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长的幸福,并逐渐具备适应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
班主任应该勇敢地站在时代教育的最前沿,经常总结和改进工作方法,力争与学生平等交流。具体到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心态更平和一点,语言更朴实一点,方法更科学一点,言行更真实一点,目标更远一点。这样校园内才会涌现出更多的先进班集体、优秀班主任和卓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