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元崇 通讯员 伍凤华
沈从文在《边城》的结尾意味深长地写道: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1934年春,时年32岁的湘西苗族青年才俊沈从文,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小镇茶峒为背景创作的《边城》成书。后来,这部作品曾两度被诺贝尔文学奖组委会提名。
近年来,随着沈从文作品《边城》部分章节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师生开始广泛研读沈从文的作品。在沈从文作品创作地湖南花垣县,2016年12月底至1月,以花垣县民族中学为代表富有创造性地开展了首届“边城月”文化活动。花垣县副县长龙文斌,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刘世文走近师生观摩活动。
“边城月”活动共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读《边城》——师生《边城》读后感、续写比赛;画《边城》——师生《边城》绘画、摄影、书法比赛;演《边城》——师生《边城》民族风情、课本剧表演赛。
在续写《边城》活动中,该校高1602班龙雨柔这样给沈老的文章作结尾:
又是一年端午节到来,这天城里热闹极了,码头边上围满了人,嚷嚷着:“二佬回来了,二佬回来了……”
“续写基本上是按照原著精神进行展开的,富有想象,符合边城文化。”湖南省青年知名作家符云亮如是评价。
为了更好地弘扬边城文化,该校唐冰军校长倡议率先在全县学校中举行“边城月”文化节,以文学名著《边城》为载体,研读作品中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苗族文化;以湘西作家沈从文为榜样,引领师生热爱阅读、提高文化素养。
在绘画《边城》环节,近100幅书画作品将边城(茶峒)的前世今生表现得淋漓尽致。边城鼓韵、边城笠影、忆边城,追梦边城……伴随着演唱《边城》震响的鼓声,边城从历史中走来,边城的苗族同胞从不屈不挠中走来;长短高低,轻重缓急,这鼓声穿越了沧海桑田,这鼓声透彻了器宇轩昂,这鼓声诉说了顶天立地。边地的苗族同胞从西迁敲到文明富强的今天,他们勿忘来时路,更砥砺前行!追梦边城,是他们个体的梦,亦是民族的梦,更是国家和美富强的梦!在诵读《边城》、续写《边城》、绘画《边城》、唱演《边城》等层层递进的“演绎”边城活动,首届“边城月”活动圆满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