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雅礼中学 王菁
新课程关注的是培养青少年身心健康,为他们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充分体现了人本价值取向。如美术课程目标是“让学生获得对美术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一、课程的人本回归
“自我认同性”是指学生在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发展并达到了相对成熟的水平,比如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等等,进而形成一种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正因为中学生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开阔,所以他们能进行较长时期的反思,对未来生活进行设想和憧憬。中学生强烈的“自我认同性”促使他们要求获得更多的“自主权”,要求自己的意见得到重视,希望获得集体和他人的尊重,并力图影响别人。
二、如何正确理解中学生的“自我认同性”
青少年学生强烈的“自我认同性”也导致了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的勇士,行动的懦夫。积极地甚至痛苦地思索人生,是“自我认同性”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在校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有比较高远的追求目标,或慷慨激昂地直接表白,或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含蓄流露。
(二)、有较好的智力因素,但缺乏与之相适应的非智力因素。一般说来,90%以上的青少年(成人也是如此)都具有较好的智力因素,能有效地接受知识。但由于许多“独生子女”家庭只注重对子女智力因素的挖掘,忽视了对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于是部分学生在学校出现以下几种学习表现:第一,自恃聪明,但行为懒惰,表现为课堂听课不动脑筋不做笔记,不提问题等。第二,天资聪颖,但用心不专。第三,崇尚自我,不听劝告。因此极易导致“盲从”和“猎奇”两个极端。
(三)、单向渴望得到理解,存在强烈的逆反心理。学生在中学时期,已逐步失去了童年的爽直和天真,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很少轻易吐露真情,但同时又有被理解的强烈愿望。只是他们所渴望的理解往往是单向的,他们希望社会、学校、老师及家长能理解他们,却很难设身处地地理解学校、老师和家长,在平日的生活交往和学习中经常伴随着让人难以接受的逆反行为,由此而造成学习、生活中的排斥性和不相容性。
三、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自我认同性”
中学生的“自我认同性”不仅体现在生活中,更多是在学习习惯上显现出来,本身存在着明显的偏激和矛盾。这些矛盾是中学生生理特征、心理因素和社会现象的综合体现,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和研究,使之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有效动力。
针对中学生“自我认同性”的表现和误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合理的引导。
(一)、旁敲侧击,“轻描淡写”地指出其不足。因为关于理想与奋斗的话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容易空泛而被学生拒绝,从而造成交流上的障碍,所以选取情境至关重要。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学生自己去省悟,而不是急于让学生表态,这样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新课程有着崭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程是生动的、开放的、发展的,是由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在新课程中,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师生交流才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二)、铺设台阶,“承前启后”地自我教育。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了问题,或者是违反了组织纪律之后,如果我们再火上浇油,只会使事件愈演愈烈。这时候不仅是犯错误的同学需要冷静,处理问题的老师更需要冷静,老师可以铺设一个“台阶”,让双方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再让学生反省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教育。
(三)、心灵沟通,“心手相连”地传递信任。师生之间需要互相信任,老师能适时地给这部分人布置一些他们擅长的事情,为班级及自己的学业出力。这样他们首先便产生了一种被信任的感觉,同时又无形中改变了他们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不良形象,从而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
(四)、明确要求,设立目标,遇事直截了当地进行批评。对那些学业优秀,思想进步的同学而言,他们的“自我认同性”同样极为强烈,同时又容易有一种满足的感觉,这部分同学则需要老师向他们提出一个又一个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之努力有方向,奋斗有追求,从而达到带动全班乃至全校同学的目的,也可称之为“榜样工程”,这是切不可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