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师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师说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6年05月2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起话话“桑麻”又何妨

    当笔者看到“杭州2万名小学生被要求养蚕体验生活”的新闻,第一个反映不是替当地的家长烦恼,却是羡慕新闻里的小学生,羡慕他们有机会亲眼目睹蚕蛹“化茧成蝶”的生命奇迹。

    杭州自古便有“丝绸之府”的美誉,养蚕缫丝曾是苏杭一带百姓的重要农事。今天这门“生计”在商业为主的城市已不多见,更别提让孩子参与其中,正因为此,杭州要求近2万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家中和父母一起养蚕,此举实为一堂有趣的实践课,引导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亲近自然,亲近生命,亲近历史。

    养蚕是一堂亲子“耕读”课。它要求学生主动接触自然,采摘桑叶喂食“蚕宝宝”。许多家长抱怨桑叶难找,或者干脆把小区的桑叶摘光,显然是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他们大可以趁此机会,带着孩子来到田间地头,和他们一起采摘桑叶,让喂养蚕宝宝成为一家人出行的动力。

    养蚕同样是一堂生命教育课。大部分的城市家庭都没有养猫养狗的条件,相较之下,养蚕对时间、空间的要求都不高,一个小小的纸盒都能成为“蚕宝宝”的家。孩子们在养蚕的过程中,能够观察到蚕的一生,呵护它们的成长,看着它们进食,蜕皮,结茧,最后化茧成蝶的历程。

    养蚕还是一堂强化课堂知识的课。语文课本里写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孩子们摇头晃脑地背下诗句,却无法体会其中深意。自然课本里的图片描绘着“蚕的一生”,孩子们随手一翻便付诸脑后,没在心里留下一点痕迹。但若是他们自己也养了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便变成了生动而易于理解的现实。

    与这些难得的收获相比,家长们找寻桑叶的烦恼又算得了什么?我们总担心城里的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希望他们远离电脑游戏, “多关心粮食和蔬菜”,所以,当学校满怀善意地要求我们“带着孩子养蚕”时,请不要有抵触情绪,更别觉得压力重重,不妨学着和孩子一起享受个中乐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15156 传 真: (0731)84315156  订报热线: (0731)84326408
邮 编: 410071 邮 箱: kjxb0731-160@163.com  全年订价:99元 零售每份:2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师说
   第04版:连线
   第05版:关注
   第06版:校园
   第07版:课堂
   第08版:湘韵
   第09版:文化
   第10版:科技
   第11版:百科
   第12版:留学
   第13版:文苑
   第14版:法制
   第15版:家教
   第16版:广 角
   第B1版:科教论坛
   第B2版:科教新报.论坛
   第B3版:科教新报.交流
   第B4版:科教新报.畅谈
养蚕作业是作茧自缚?
一起话话“桑麻”又何妨
课堂上的“生意”
“昭君牧羊”是“想当然”文化的怪胎
“及时发现”
是治理校园欺凌关键一环
初中生人墙下的
“逆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