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星
2015年,互联网大鳄纷纷布局教育,显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育正成为互联网的另一片新战场。反观我们的学校,大学先且不说。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别说互联网,电脑有没有全面普及还是个问题;先进地区IPAD等先进工具已成为新常态,“未来教室”概念已经悄然成型。巨大的反差,让我们不得不忧虑另一个问题:新的教育不公平是否正在形成?
很多人都批评我杞人忧天。我也明白,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共享”。都已经“共享”了,你还说不公平,不是胡扯吗?但是,对于一线的基础教育者来说,是否真的明白“互联网+”的概念呢?
我们来看看,当教育遇到“互联网+”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首先是各类资源的电子化供应,教案、试题、课件等,说白了就是将线下的资源转换成网络资源。商家说这是“创新”,其实只是完成了载体转移。然后是“翻转课堂”和“微课”,将体系化的知识点切小,利用直播、录播等影音视频技术,让老师现身说法,放到互联网上共享。在我看来,最好的做法就是某些网站的公开课,完成了教学过程的记录和共享。最高等级的则是在线互动和及时评价,也就是通过IPAD、手机等工具,结合互联网手段,实现师生的在线面对面教、学,并当场进行评价及反馈,利用计算机提高评价、分析的效率,把课堂直接搬到网络上。这样的做法的确实现了空间转移,让虚拟教室打破时空限制,更方便学习。
简单说,“互联网+教育”无非就是实现教学资源载体转移、方便教学过程记录和共享、突破时空限制便利教学。如果仅仅是为了追求这些,那么,“互联网+”对教育发展的作用只不过是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化而已。更让人忧虑的是,当下不少学校充分利用即时评价技术,采用“大数据”分析手段,进一步强化了应试教育,尤其是提高了出卷、阅卷的速度以及分析错题的效率。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教育”,关键取决于我们要实施什么样的教育,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如果背离了这一点,再发达的“互联网+教育”都未必能让教育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