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成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师说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生低谷与精神高原

    长沙市长郡中学高1306班  张郡瑶

    老歌《爱拼才会赢》里有句歌词生动地给人生下了个定义:“人生可比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诚然,人生不可能如履平川,甚至许多人一生大部分都处在低谷。有思想的文士们在这种困境中常常会拔高自己的精神层面,试图站在精神高原上俯瞰大地苍生,可在我看来,这未必是一种值得称道的做法。

    最有这种文士风范的人物应是陶渊明。他不满社会的黑暗,躲在草庐之间义愤填膺,他幻想中的桃花源使无数人沉醉。可我不喜欢他,因为他只会“幻想”,而没有行动。在躬耕已无法满足生活的情况下还不要乌纱帽,用所谓的气节漠视妻子儿女的性命。在折腾自己折腾家人的情况下仍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清高”。这难道能说明他的精神高原多么令人赞赏吗?也许他不愿对世俗妥协,但不管怎么说,在我看来,他能算一个有气节的文人,却难算一个有气节的男人。

    而另一位人物是才子王勃。他在《滕王阁序》中刚构筑起自己的精神高原,同年就成了水中亡魂,再有抱负有才能也无处可施。可我在老师讲这堂课时听到了后座同学的嘀咕:“怎么混得不好的文人都说自己怀才不遇?”这使我有很多想法。“才”这个概念很难鉴定。王勃的“文才”无可挑剔,但他是否有能胜任官职的“官才”呢?我看多半没有。以他毫不收敛的傲气进入官场,遇到麻烦时岂是写一篇锦绣文章所能解决的呢?所以我认为王勃的精神高原难以填补他的人生低谷。以此说来,他梦碎水中,说不定还算是一件幸事。

    我比较赞赏的人是明朝人宋应星。他不如前面两位有名,但我觉得他的社会贡献比前两位大。因为他能直面低谷,用纸笔堆砌起了自己的精神高原——《天工开物》。在格外重视科举的明代,即使他的生活困窘得需朋友资助,他还是毅然动笔,他仍在书序的结尾写下了“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的豪言。他能获得成功,离不开他的实际行动。如果他也只是写几篇文章抒发自己的不满愤慨,那我们将难以了解古代各种工农业。

    那么身处人生低谷时,应当如何自处?首先,要认清现实,不能在低谷中沉沦。其次,拔高精神层面,树立美好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必须脚踏实地地攀登,否则最终多半也是像那些社会主义空想家一样,落得个志散财空的下场。宋应星在攀登途中,逐渐强健了自己的心脏肌肉,从而能克服困难观赏到美景;而陶渊明妄图一步登天,却被“高原反应”摧残得愈加软弱无力,只能倒在半途怨天尤人。空想是成功的一大死敌,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且收起那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念头,手脚并用地不断向上,纵使狼狈仓惶,只要抵达了心中的精神高原,路途上的艰辛都将成为美好的回忆。那时,便能触摸到成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15156 传 真: (0731)84315156  订报热线: (0731)84326408
邮 编: 410071 邮 箱: kjxb0731-160@163.com  全年订价:99元 零售每份:2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师说
   第04版:连线
   第05版:校园
   第06版:文化
   第07版:法制
   第08版:广角
   第09版:纵横
   第10版:科技
   第11版:随笔
   第12版:留学
   第13版:成长
   第14版:湘韵
   第15版:家教
   第16版:风采
   第B1版:科教论坛
   第B2版:论坛
   第B3版:交流
   第B4版:畅谈
荷里童年
宽恕的三种境界
人生低谷与精神高原
踏一方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