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师说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5年02月0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课举手︓学生的热情哪去了︖

    本报记者 余 娅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日前发布一份研究报告,从包括清华大学等985高校在内的23所本科院校中,收集2万多份调查样本,发现中国985院校学生在“课上提问或参与讨论”题项上,有超过20%的中国大学生选择“从未”,而选择这一选项的美国大学生只有3%;只有10%的中国学生选择“经常提问”或“很经常提问”,而选择这一选项的美国大学生约为63%。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课堂陷入沉默?

    小学课堂:老师快点我

    1月20日,湘郡未来实验学校的老师万维正在上数学课,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讲乘法表。万维刚刚在黑板上写下“乘法表”三个字,几个在家里预习过的同学就开始在台下“一一得一,一二得二”地背着。她转过身,一教室的孩子眼睛睁得大大的,认真地盯着她。

    “下面,老师要提一个问题,谁知道答案就举手告诉老师,好吗?”

    话音刚落,教室里闹成一片:“老师,点我点我,快点我,我知道……”孩子们举着小手,有的拼命侧起身子,小脸涨得通红,只为了“吸引老师注意”。

    “嗯,我得看看谁坐得最端正”万维知道,每个学生都希望被老师点到,他们把上课回答问题看作一件“光荣”的事情。

    大学课堂:你问我不答

    1月中旬,湖南大学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研究方法课上,授课老师尹世尤在台上讲着课。与往常一样,教室里坐着近70个学生,前三排的位置空着,无论他讲什么,学生们都低着。

    “有哪位同学能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尹世尤试着抛出一个问题,几个不小心抬起头的学生和他眼神相遇,慌忙低下头。“谁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教室里愈发安静。

    将近一分钟的沉默过后,尹老师只能自己打破僵局:“那么,我想跟大家聊一聊我的想法……”

    虽然有些许无奈,但尹世尤似乎已经适应了学生们淡漠的反应,通常情况下,对课堂上的提问和讨论,除了班长和学习委员偶尔会出来救场外,其他同学很少愿意参与。

    “你问我不答”不仅出现在湖南大学,在长沙的几所高校,这样的课堂非常普遍。有些学生甚至表示:“大家都在低头玩手机,你一个人站起来回答问题,很奇怪耶。”

    越长大,越沉默

    来湖南大学教书之前,尹世尤曾经在中学当过老师,他说自己“亲身感受了学生的变化”。对于老师提问,小学生不管会不会,都要争着回答。初、高中阶段,学生开始有 “面子”观念,怕回答错误,被同学笑话,被老师批评,一般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敢积极举手。到了大学,课堂普遍沉默,不管知不知道答案,学生宁愿选择“一声不吭”。

    “进入大学之后,很多同学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还停留在中学阶段,满足于老师满堂灌,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在湖南商学院教授曾耀农看来,学生们经过中学的应试教育训练,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他们宁愿等着老师给出答案,自己再花时间记住,却不愿参与讨论,更不想深入思考。这种呆板的学习方法到大学就显出了它的短板,大学课堂上,老师的问题一般是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答案,老师需要的是学生们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而不是教条主义般的“标准答案”,此时,带着“中学生头脑”的大学生自然无法应对了。

    找回好奇心

    学生上课举手的热情哪里去了?一线教师们将之解释为“好奇心”的流失,因为对课堂的好奇心越来越少,他们变得越来越沉默。

    孩子的心就像一个空瓶子,无论你往里面放什么,都能听到清脆的回响,湘郡未来实验学校的万维老师告诉记者,孩子对未知的东西充满了可贵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探索,去发问。如果老师没有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不允许他们给出不同的答案,他们就会害怕思考,害怕回答。所以,万维希望自己的课堂没有“标准答案”。

    不是能力不够,是没有心思来研究课堂教学。尹世尤告诉记者,学生上课没热情,老师的责任最大。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使然,不少老师的课堂内容陈旧,缺乏新意。上课的方式也没有创意,未能想学生之所想,教学生之想学,自然无法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他看来“让大学课堂变得有趣,我们还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15156 传 真: (0731)84315156  订报热线: (0731)84326408
邮 编: 410071 邮 箱: kjxb0731-160@163.com  全年订价:99元 零售每份:2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师说
   第04版:连线
   第05版:文化
   第06版:法制
   第07版:教研
   第08版:可乐
   第09版:秀台
   第10版:科技
   第11版:习作
   第12版:留学
   第13版:成长
   第14版:湘韵
   第15版:关注
   第16版:广角
   第B1版:科教论坛
   第B2版:科教新报·论谈
   第B3版:科教新报·交流
   第B4版:科教新报·畅谈
给孩子生命播下平安种子
上课举手︓学生的热情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