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科教新报.教研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师说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古诗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娄底市教师进修学校  吴龙桂

    古诗是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强烈的抒情性、独特的形象性和鲜明的音乐性。入选现行小语教材的古诗都蕴含着丰富的美,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良好载体。

    一、运用直观,欣赏画面美。

    古诗通过凝练的语言,丰富的联想来塑造形象,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耐人寻味的画。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及画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诗毕竟不是画,诗中蕴藏着美的画面不是孩子们能一目了然的。怎样才能让学生透过诗欣赏到诗中的画面呢?首先,教师在运用直观语言启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如教学《江雪》一诗中,教师可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配上凄清的二胡曲,略带愤激的描绘:“在广阔的天地之间,没有鸟影,没有人踪,只有茫茫冰雪,我披蓑戴笠,独自一人,在寒江独钓。”随着教师富有感染力的直观化的语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脑海中浮现。再有,直观教具的运用也至关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录像、图片、绘画等手段,将诗中描绘的景象还原成画。通过图文对照,学生不仅深入地了解草的生长特征,而且对诗中画面有了深刻的印象。另外,类似“诗配画”的训练在学生能完成的情况下由学生完成,不仅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有益于激活学生思维,而且能集思广益,挖掘更完善的画面美。

    二、通过联想,领略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也是诗的最高的审美特征。如唐代王维的山水诗《山居秋瞑》就通过“新雨”、“明月”、“清泉”、“竹喧”、“莲动”等景物,体现了秋日傍晚一场秋雨过后山林间清晰、优美恬静而颇有生气的意境。

    诗中的意境是作者的“情”与客观的“景”水乳交融而成的。要领略诗中的意境,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将学生引入其“境”。如要体会《江雪》一诗的意境,就必须让学生先了解作者柳宗元当时的处境。当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满怀政治失意的孤愤,僻居荒隅,沉重的打击并没能摧折他的人格和素质。诗人在诗中营造的自然环境,其实是诗人感受到的严酷的政治环境的写照与象征。所以,全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联系诗的写作背景,发挥想象,就可理解诗中的“情”,并在头脑中创造出诗的意境。另外,也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置入诗中,即联想自己是作者,这样入情入境,更容易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如在教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当学生理会了诗意后,可以围绕“思亲”两字启发学生想象。首先,设身处地的提问,让学生自己充当思亲的角色:1、你有孤独一人在外的经历吗?想亲人和同学吗?2、此时此刻你是怎样思念家乡亲人的?引导学生回忆思亲时的复杂心情,让它再现学生的头脑里。然后通过启发提问,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1、作者在异乡是如何感到孤独的?又是如何加倍思念亲人的?2、诗人是怎样想象兄弟登高望远的情景的?这样通过启发想象,唤起了儿童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头脑中再现诗中的场景和画面,更进一步接近诗人,进入诗中意境。还有,教完一首古诗时,可留下悬念,让学生品味诗的意境。

    三、由景及理,渗透思想美。

    有不少古诗不仅描绘了生动的生活图景或优美的自然景观,还有深刻的哲理孕育其中。有的催人深省,如《草》教育学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有的鼓舞人心,如《登鹳雀楼》激励我们“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的启迪智慧,如《题西林壁》告诉我们,只有全面地观察、了解事物,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等等。要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教师切不可率先自行将诗中的思想内容提出来,然后硬塞给学生,逼其接受,而应该“以情动人,以事明理”,使学生心悦诚服地受到感染和教育。如在教学《赠汪伦》,首先我通过音乐将学生引导入景,然后,带学生朗读诗歌,学生边读边体会,李白将要坐船离去时,想着这些日子汪伦的盛情款待,不由从内心发出了感叹: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学生体会了李白的心情,即弄清了诗意,此时,可抽问字词的解释,边读边讲,让学生体会诗意及思想内容。

    四、借助吟诵,体味语言美。

    古诗具有音乐美、建筑美,它讲究对仗、平仄、押韵,句子整齐、韵律和谐,吟诵起来,琅琅上口,极富乐感。结合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加大朗读训练的力度,品味古诗的语言美是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首先,要读出古诗的节奏与重音,如朗读《春晓》一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样一来,古诗整齐匀称,疏密有间,轻重有致,缓急交替的节奏美就通过朗读体现出来了。另外,还要读出诗中蕴含的情感。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诗风,不同的诗作表达的情感也不一样,朗读时要根据内容体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15156 传 真: (0731)84315156  订报热线: (0731)84326408
邮 编: 410071 邮 箱: kjxb0731-160@163.com  全年订价:99元 零售每份:2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师说
   第04版:连线
   第05版:校园
   第06版:文化
   第07版:心理
   第08版:可乐
   第09版:风采
   第10版:科技
   第11版:百科
   第12版:留学
   第13版:成长
   第14版:湘韵
   第15版:关注
   第16版:广角
   第B1版:科教论坛
   第B2版:科教新报.教研
   第B3版:科教新报.畅谈
   第B4版:科教新报.论坛
中学生数学审题能力摭谈
在古诗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用科学的课堂提问来引领学生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