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教学研究室 尹宏枝
初中语文课本一册共七个单元,而古诗文就有两个单元。并且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古诗文均是汉语言文学发展中的精髓,要想让学生学好中文,教材所选的古诗文非学好不可。那么,怎样学好这些古诗文呢?首先必须培养学生“会学”古诗文,即教师不仅教知识,更重要的是借学习古诗文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以诵读为手段,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古诗文,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于学生刚接触到文言文,开始难免陌生,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诵读很有必要。一方面可在诵读过程中加深印象,另一方面也可获得独特的见解,同时学生还可获得一种参与感,从而增加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余秋雨说:“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最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笔者在讲授古诗文时,常用默读、自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感知课文,体会意境,领悟作者的态度、思想、情感,理解词句在语境中的深意和奥妙。讲《醉翁亭记》时,我让学生先读课文,然后理出太守及宾客的游踪:滁州——琅琊山——酿泉——醉翁亭。再通过反复的读,来体味太守的“醉”与“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对精彩段落我让学生们字斟句酌、细心研读;揣摩语味、探究意蕴;发挥想象、潜心感悟;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感情、读出品味……逐步达到成诵的地步。如《醉翁亭记》中的第二段所描绘的“朝暮之境”和“四时之境”我采用此种教法,教学效果明显,学生阅读兴趣浓厚。
二、以重点带一般,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现编中学语文教材,古诗文篇目的数量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多,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由于对反映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词语不熟悉,对古诗文语法的不熟悉,学生学习文言文易产生畏难情绪。有的教师讲课时不厌其烦、大包大揽、详之又详地“灌”输历史和语法,这除了增添学生的厌倦情绪外,更严重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被“满堂灌”灌走。其实,任何一篇课文,总有困难与容易、重点与一般的区分,只要我们讲课时,抓住重点、弄清难点、引导得当,很多问题学生是有能力自行解决的。抓住重点,带动一般,教师“举一”,学生“反三”,学生学得灵活,自读能力就会提高。
三、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重视学生自学能力、质疑能力、自读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个体自学与创新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标背景下中学古诗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学生的思维活动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学习兴趣不大,热情不够,自然不会主动思考。相反,热烈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思维活动也会处于最佳状态,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也会得到充分的激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巧妙新颖的教学设计,创设一些具有竞争氛围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做主角,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激活课堂气氛,很好地培养学生自读古诗文的能力。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人文教育”。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更要想法让学生自己学,是他们“想学、会学”,真正做到“教师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学是为了想学”。好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心理放松,兴致十足,从而思维活跃,有所创新。在《醉翁亭记》的授课过程中,让清新、优美的乐曲在教室回荡,消除了学生紧张情绪,整堂课洋溢着欢声笑语,激发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四、习题开放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习题一个标准答案的教学传统,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好处。“正确对待考试,客观审视教参,认真备读学生”是教师必须重视的教学原则。语文教师要有为教改而忍受阵痛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决心,并且敢于舍弃私利名义。
教师设计习题应有层次性、针对性,教师对习题要认真搜集、筛选、整理、加工。自己沉浸于“题海”而让学生脱离“题海”,要把最实用、最典型的精华展示给学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开放型”习题的设置,能促进学生开放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特的个性。在《醉翁亭记》的授课过程中,我设置了一个习题“谈谈你对醉翁的看法”。有的说:“醉翁在逆境中不悲观、有作为、品德高尚”;有的说:“醉翁清廉、正直,是个好官”;有的说:“醉翁随和,所以才有了众宾欢”;有的说“醉翁软弱,没有叛逆精神”,“醉翁满足于现实,不思进取,醉翁‘醉’的同时也消磨了他的意志”……看到议论纷纷的学生,虽然讨论的话题有些脱离了书本,但看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闪现,我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