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儿童医院神内一科 龚姣娥
每到夏天,湖南省儿童医院神内一科都要收治十例以上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有的因为治疗不及时流下了严重后遗症。近几年全国乙脑报告病例数每年在5000—10000例之间,但集中发病少,呈高度散发性,家庭成员中很少有多人同时发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下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其中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由于蚊虫可携带病毒越冬,并可经卵传代,所以蚊虫不仅为传播媒介,也是长期储存宿主。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人类普遍易感,成人多数呈隐性感染。发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以3—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近年来由于儿童和青少年广泛接种乙脑疫苗,故成人和老人发病相对增多,病死率也较高。患者约在病后一周可出现中和抗体,它有抗病能力,并可持续存在4年或更久,故二次发病者罕见。
感染乙脑病毒的蚊虫叮咬人体后,病毒先在局部组织细胞和淋巴结、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内增殖,不断侵入血流,形成病毒血症。发病与否,取决于病毒的数量,毒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绝大多数感染者不发病,呈隐性感染。当侵入病毒量多、毒力强、机体免疫功能又不足,则病毒继续繁殖,经血行散布全身。由于病毒有嗜神经性故能突破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尤在血脑屏障低下时或脑实质已有病毒者易诱发本病。
乙脑可引起脑实质广泛病变,潜伏期5—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典型病例的病程可分为初期、极期、恢复期、后遗症期这4个阶段。
初期阶段发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部分病人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并有颈项轻度强直,病程1—3天。
极期阶段患者体温持续上升,可达40℃以上。初期症状逐渐加重,意识明显障碍,由嗜睡、昏睡乃至昏迷,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神志不清最早可发生在病程第1—2日,但多见于3—8日。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强直性瘫痪,少数也可软瘫。严重患者可因脑实质(尤其是脑干)病变、缺氧、脑水肿及颅内高压等症状。
极期过后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逐渐好转,治疗进入恢复期阶段。重症病人仍可有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痉挛或扭转痉挛等症状,少数病人也可有软瘫。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症状可在半年内恢复。
大多数患者可以经治疗全愈,但少数重症病人半年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称为后遗症,主要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及肢体瘫痪、癫痫等。如予积极治疗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癫痫后遗症可持续终生。病变严重者,有时可因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或并发小叶性肺炎而死亡。
乙脑的预防主要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即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蚊虫控制措施难以全面落实的情况下,疫苗接种成为控制乙脑流行最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应用的乙脑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
让我们携起手来消灭蚊虫,远离流行性乙型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