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县洞口镇中心学校 尹洪春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教育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石,一切成功教育都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教育开始出现的一刻起,师生关系就受到了教育者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师生关系的内涵也在不断改变,从“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到亦师亦友;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到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社会对师生关系的期望在不断改变,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创造和谐师生关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了学校工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下面浅谈几点教师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方面应做的事:
一、准确定位,把握平等的尺度
师生关系的平等主要包括辩证的两个方面:人格平等以及角色不平等。在人格关系上,师生之间是绝对平等的,作为人的存在,教师需要爱,学生也需要爱;教师需要被尊重,学生也需要被尊重;教师不愿意被人辱骂,学生也一样。教师能够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多给学生一份温暖,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多一份的融洽和谐。
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对人格平等与角色不平等有清晰地认识以及良好把握。首先,角色不平等不能建立于人格平等之上,即威信不能异化成威严。威严往往是靠冷漠、训斥、惩罚树立起来的。其次,不能因为强调人格平等而忽视角色不平等,即不能因为要和学生做朋友而忘记教师的职责。师生可以一起逛街,一起唱卡拉OK,老师进行时装表演,学生可以在台下当啦啦队,课堂上学生可以坐着回答老师的问题,甚至随时提出不同于老师的意见,这些都是人格平等的体现,但是在课堂上,如果嬉笑玩乐,学生直呼教师的名字,老师与同学“兄弟”、“姐妹”相称,或者甚至于个别的老师接受学生称自己为“老大”。这样做就是混淆了教师与学生的概念,背离了所处的角色,不仅无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教育无益,于学生有害。因此,需要把握平等的尺度,准确定位于自己的角色。
二、规范管理,做到公正与民主
公平是和谐师生关系的起点。一项心理调查表明:84%的学生认为,公正是教师重要的职业品德;92%的学生认为,偏心是教师最不能原谅的缺点。陶行知说:“我们不可以为了一个人,去牺牲九十九个;也不可以为了九十九个,去牺牲那一个人。”
民主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催化剂。传统教育重视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的权利和义务,而无申诉、发表不同意见、独立思考创新的权利,填鸭式的教育使得师生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这样只会僵化师生关系。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以民主、平等、博爱、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权利、阐述自己不同观点的权利;不能因为学生思想与教师不一致而动辄扣帽子、贴标签、斥为“异类”、“朽木不可雕”等等,更不能体罚学生。
三、改革教学,保持优势与创新
很多年来,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被比喻成是“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保持知识的优势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融洽师生关系。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各种新的技术、新的思想不断涌现,同时,信息传播的途径也变得多样、快捷,尤其是网络的广泛普及使得信息无处不在,在这种背景下,学校不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唯一来源,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不断捕捉新的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永不落伍。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来丰富和充实自己,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厚积薄发,高屋建瓴,左右逢源,才能真正堪为人师。
四、注重形象,加强示范与引导
教师形象,就是教师的思想、道德、业务、作风、礼仪等素质综合的外在表现,是广大学生和家长对具体教师的印象和评价,这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既有外在的表现,又有内在的内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传输给学生以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的形象对学生各个方面的成长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叶圣陶先生讲“教育工作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善教育者使人得其志”。
“春风化雨润心田,育人育德细无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求教师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在生活中是学生的朋友,在课堂上是一个充满威信而不是霸道威严的教师,在管理上要做到公正民主,在知识上包保持绝对的优势,在形象上要为人师表,慎独,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与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