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第一中学 胡孝武
当前,正值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强调师生之间通过交流、合作、探究来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倡导学生的学习应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对此,本文结合我校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就如何开展有效课堂提问这一块来谈一些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一、有效问题设计
1、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针对性、探究性
要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使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只有那些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才更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具有启发性。
2、问题设计要具有一定开放性
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些问题的答案是可以明确的,并且也是唯一的。这样的问题只要一个学生作出正确回答,其他学生就再也没有发言的机会了。这对那些特别想发言而又没有得到发言机会的学生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如此几次,他们就会对课堂发言失去兴趣。相反,如果老师所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那么不仅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而且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调动学生思考和发言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呢?
3、问题设计要有迁移性、启发性
促进学生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如学习了氯气的性质,让学生推测卤族元素的性质。例如,在《乙炔 炔烃》一节的教学中,我们从乙烯的结构、性质入手,指出乙烯( H2C=CH2 )分子含有一个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具有较活泼的化学性质,而乙炔分子中也含有相类似的不饱和碳原子,即不饱和的碳碳三键(H-C≡C-H),那么乙炔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呢?在此基础上引出乙炔的化学性质,非常自然。这样运用迁移提问,不但能让学生通过对新旧化学知识纵横的联系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中各部分内容的系统性,这对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智力,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二、有效提问的策略
提问策略是为完成提问目的而采取的措施,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第一,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问题的难以要适度,这适度的标准是学生要经过认真的思考才能正确加以回答;第二,要把握好提问的形式。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授课类型使用不同形式的提问;第三,要把握好提问的内容。提问的内容一定要紧扣教材,教师向学生提问仅仅是一中教学手段或方法,而不是目的。第四,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创造并把握提问的有利时机,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五,要留给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时间。教师提问后,要给学生留些思考时间,以便真实观察学生思考的过程以及将要出现的问题。
三、有效的理答
有效的理答包括转问、探问及再组织,是对问题的解答评价阶段。转问和探问是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确切的情况下,教师的两种主要反应行为,转问是就同一问题向另一学生发问,探问是对同一学生继续发问,再组织是理答的最后阶段,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重新组织概括,给学生一个明确清晰、完整的答案。新化学课程的教材很少有现成的答案,知识大多是通过探究而获得,因此教师就不能用简单的“是”与“不是”来评价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找出学生的思路。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或回答有创造性的学生,教师应充分肯定,可继续探问学生是否还有更好的其他方法;对回答不完全正确的学生,教师肯定其正确的部分,并提供线索继续探问使其完善;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找出其错误思路,暂时延缓评价,可以转问其他学生,再评价其各自优点及错误之处。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对问题的回答进行再组织。学生有时会提出古怪的问题与回答,教师切勿批评学生,而应认真地引导或解答。
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曾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学生有出错的权利,但更有改错的必要。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资源就是学生回答问题中的一些错误。教学过程的基本分析单位是“互动生成”,你的问题下去,你要有东西生成,要让学生有所思考,让学生暴露它们的一些问题,让这些东西真实表现出来,而不是让老师的思维来掩盖它。看上去是错误的东西、毫无价值的事物、值得探究的问题,如果你把它收回来,加以整理,可能就是下一步教学的起点,这种弹性的课堂提问不是更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