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大附中 李珊喜
班主任作为学生最直接的教育管理者,在日常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难免会批评一些学生,这也容易引起学生的顶撞。这种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小则对学生、家长、班主任本人及学校的声誉造成不良的后果,大则影响学生今后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安定。说到底,这其实就是批评教育的方式与方法问题。正确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教师要使批评达到预期效果,就要与学生进行必要的了解、沟通,并掌握一定的批评艺术。
第一,全面了解事实真相是批评的首要前提,也是避免学生顶撞的关键。一切的批评教育都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犯错的学生的确需要批评教育,前提是必须全面、真实、具体地了解学生,把苦口的良药及时而准确无误地送进学生的口中。
第二,顶撞发生中,冷静面对。当学生发生顶撞时,不激动、不发火,作为批评教育的主动方,必须用理智控制感情,冷静处理顶撞事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 “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就是控制住了整个事态的发展态势。
第三,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是正确实施批评教育的核心。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比较强。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教师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这样,被批评的学生就不会感到自己是在挨骂,而是在接受教育,从而会放下身段,接受批评教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话他们就会听进脑子,并努力地去做好。
第四,对学生的错误与缺点要有耐心与宽容。在学生教育管理中,一些学生的缺点与错误出现,特别是有些后进生是朝秦暮楚,一进二退。这种现象是正常的,班级的转化教育过程不是一次性就能奏效的直线过程,而是一个曲线前进的过程,这就要求班主任克服工作中的急躁情绪,具备相当的耐心与宽容,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深入调查了解,不能一蹴而就,要尽可能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耐心疏导,宽容对待,通过目标激励,兴趣吸引,培养学生们的健康情操,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从而达到“千淘万滤虽辛苦,吹尽沙底始见金”。
第五,批评教育语言不当是学生顶撞的导火索。在许多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或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有两个普遍现象值得反思:一是 “婆婆嘴”。一位老师为了一位学生早读迟到,从端正学习目的,提高思想认识谈到树立远大理想,列举了不少名人事例,阐述了不少深刻道理,时间竟长达两个小时!如此“旁征博引”“狂轰滥炸”,确实花费了这位老师不少口舌,可效果呢?这样批评教育的效果要么是学生在批评过程中麻木不仁,耳朵、脑子自动“关闭”;要么干脆“顶牛”,先是柔性“顶牛”:“好咯,好咯,我知道了,老师你莫讲了……”接着就会硬顶。二是批评学生喜欢“揭底”。喜欢老账新帐一起算!一些教师批评时爱用“总是”、“从来”、“我早料到了……”、“谁叫你不听我的……”之类的词句。如学生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窗,教师不问具体情况,张口就批评学生:“你老是调皮捣蛋,违犯校规校纪,就不能改一改!”这样的班主任是学生最反感的,最容易引发学生的“顶牛”。
第六,批评者要自我反省,勇于承担责任,在处事态度上,真诚而不虚伪。有时,顶撞事件发生后,班主任老师怕把事件扩大,伪装自己的情感,不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顶撞事件或多或少都会在教师和学生心中留下阴影,如果不真心实意地去解决问题,不光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就连教师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伤害,更无法开展班主任工作,只能当逃兵,辞去班主任工作。当“顶牛”事件已经发生时,作为教师应主动放下架子和面子,用真诚的态度去检讨自己的缺点、错误。如果学生的顶撞是因教师的原因而起,应勇于承担责任;如果主要原因在学生,我们也要有宽宏的气量, 今后努力寻找出适合教育他的方法。
总之,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或科任教师要怀抱一颗爱心,全面了解客观情况,细心把握好处罚的尺度,充分尊重学生,心平气和地直面学生的不足和顶撞,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和恰当的教育语言,尽量避免学生“顶牛”,理性化解“顶牛”,帮其改正错误,促其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