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民族特殊教育学校 刘华
聋生,因听力和语言缺陷,无法捕捉外界的有声刺激,很难置身丰富多彩的语言世界,因而聋生的口头语言和语言理解能力远远落后于正常学生。加之古诗语言精炼,句意难懂。因此聋生学古诗十分艰难,尤其难在对古诗意境和情感的领悟。为了培养聋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我在教学古诗《锄禾》时,尝试采用了三个维度的教学方法,即:入境、入情、入神,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诗画融合,化静为动——入境
根据机能补偿原理,聋生丧失听觉后,其视觉、运动觉等优势明显,虽然他们对一些抽象的词语很难理解,但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却非常敏感。教学中,我以简笔画为突破口,给聋生以视觉感官刺激,再现锄禾场景,激发他们对所学课文的兴趣,从而带领聋生进入诗的情境。我结合第一句诗“锄禾日当午”给聋生提出了两个问题:“谁在锄禾?”“他锄禾时是什么样子的?”。第一个问题让聋生口答,让他们头脑中形成一个人物形象。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我鼓励聋生用简笔画的形式表述出来:一位老农佝偻着身子在锄草。接着要求聋生根据日常经验用语言、动作表述“日当午”的景象,然后继续让聋生补充简笔画:一轮炎热的太阳挂在天空,放射出万丈光芒,以此表现出了烈日当头的情景,一位老农在地里给禾苗松土、锄草。教“汗滴禾下土”时,通过讲读聋生把握诗句的意思后,我就在已有的学生“作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思考:再在画上添上些什么,才能表现这种情景?于是有的同学画出了农民脸上挂满了汗珠,有的同学描绘了农民脸上大颗大颗的汗珠滴下来掉在了地面上,还有的同学画出农民脸上、颈上汗水流成了线……通过不断补充简笔画的形式,让聋生在理解诗句和表达诗句的活动中深刻体会到农民伯伯生活与劳动的艰辛。
二、回归生活,反思讨论——入情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锄禾》古诗的思想教育意义在于要求聋生树立“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爱惜粮食”的美德,为了让聋生在实际生活中认识并传承这种美德,本人采用了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让聋生从多渠道、多角度来理解《锄禾》的思想教育意义。我将部分聋生平常生活中出现浪费粮食的现象,用摄像机摄下来,让他们在课堂上观看,当他们看到自己或别的同学把白花花的米饭、馒头随意倒进潲水缸时,纷纷自责和后悔。有的聋生说出了自己身边的一些浪费现象,有的聋生为自己乱扔饭菜而感到愧疚,有的聋生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进行了检讨,有的聋生恍然大悟,红着脸低下了头,给自己伸出了小指头……。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做法,从内心激起了对自我的愧疚心和对农民的同情心。在聋生悔悟的基础上,我适时的在屏幕上播放第3、4句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通过学习,聋生对农民锄禾的辛苦、粮食的珍贵铭刻于心。
三、多读细想,感悟升华——入神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反复诵读,才能领会诗的含义,才能自觉地受到诗的感染。我教这首古诗时,没有将教学重点放在让聋生分析古诗的格律和表现手法上,而是让聋生反复朗读。指导他们有目的地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
1、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我是这样划分节奏朗读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时要求聋生自己先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一般节奏与韵律。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把诗读得通畅,既是乘学生兴趣所致,也是为以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两全其美。
2、精读。沉入诗文,体会感情。古人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之以入情。”在了解了诗的大意后再反复朗读,尤其针对第三、四句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求聋生细思慢读,做到目视其字、脑思其事,体会农民伯伯锄禾的辛苦,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使聋生从诗意中体验作者关心百姓疾苦的情感。
3、赏读。熟读成诵,感悟升华。聋生在悟情的基础上熟读,指导其有感情地读,以达到成诵的目的。这样既让聋生体会了诗的情感,又让他们的生活体验与诗文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树立聋生惜粮、爱粮的良好习惯。
总之,我在教学古诗《锄禾》时,由于充分发挥了聋生的视觉、运动觉等优势,结合他们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使聋生对晦涩难懂的古诗意境内容迎刃而解,整堂课堂气氛活跃,聋生踊跃参与学习活动,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