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牛牯坪中学 张东红
心理辅导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教学、德育工作共同服务于儿童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在教书育人的统一活动中,它们互相配合,互相渗透,又各有侧重。在这里我们就心理辅导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区别与联系问题作些简单分析。
一、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的区别
(1)学生观不同。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都是针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者往往把学生当作塑造对象,把自己视为“美好心灵的塑造者”,辅导人员则把学生视为有着自身需要的“当事人”,把自己看作从旁提供帮助的服务者、协助者。在师生关系上,德育工作中的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权威;辅导教师则更像是学生的参谋、朋友,甚至是他的“同伙”。
(2)内容不同。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都包含一些他方包含不了的东西。如学习辅导,择业辅导中就有一些内容不属于德育工作的范围。德育工作一般也不处理和解决诸如神经过敏性焦虑、强迫观念、厌食等纯属于心理方面的问题。反过来,心理辅导一般不直接解决,也不能直接解决政治观点、立场问题。
(3)目的不同。德育工作重视按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而心理辅导还特别重视个人心理平衡与主观感受,重视自我意识的完善,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德育工作要求学生按照他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去行动;而心理辅导则要求学生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同周围环境及他人保持心理上的适应。
(4)原则不同。思想政治工作者有明确的价值倾向,往往要求旗帜鲜明,而心理辅导员人员则不代替当事人作价值判断。思想政治工作中鼓励学生有勇气公开承认错误,心理辅导却强调要为当事人严格保守秘密,以保护当事人的自尊。思想教育要求学生面对现实,心理辅导在特殊情况下却允许采用心理防卫机制。
(5)方法不同。德育工作方法很多,伦理谈话、提供榜样、实践锻炼等都是经常采用的方法。心理辅导的方法有会谈、心理测量、生活技巧训练、角色扮演、行为娇正、沟通分析等,其中有许多方法是德育工作中很少采用的。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德育领域改革的进展,相当一部分教师更新了德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德育工作的面貌大为改观。德育工作与心理辅导的某些方面的差别已不再那么突出。
二、心理辅导对德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1)心理辅导适当扩充和完善了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德育工作比较关注的是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对于“如何做人”的基本层次问题,却很少过问。而这些问题每天都实实在在地发生在学生生活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难见到政治思想上毫无问题,心理上却达不到健康标准的人。这些人看似完善,却又像缺少了一些重要的东西。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辅导,是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的合理的扩展与延伸,它使德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
(2)心理辅导为有效实施德育教育准备了基础。心理辅导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基础,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对于学生人格培养具有双重意义。第一,它为有效实施道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心理背景,打好了心理基础。一个学生要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必须要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恰当地表露与控制自己的情绪,设想他人的处境和感受。而这些都能通过正确的心理辅导来培养。第二,心理辅导给了道德教育坚实的心理基础。一个学生如果只会在较高层次上实现正确的价格定向,而缺乏适应日常社会生活的方法和技能,他们的政治方向、思想倾向终究会落空。
(3)心理辅导为提高德育成效提供了新途径。心理辅导作为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首先,实施心理辅导促使我们自觉学习与运用现代心理学知识,以服务于学校德育工作。第二,借助心理测验及其测评工具来客观地了解学生个性的状况、长处、不足以及发展趋势,使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第三,心理辅导强调对学生的引导,能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减少思想工作的阻力,为学生接受德育影响准备好了充分的内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