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木塘垸乡中学 邱斌
农民工外出打工,将自己的子女留在家中,由孩子的祖父母辈、外祖父母辈照管、教育,这些隔代长辈成为孩子的日常监护人,担当起教育孙辈的重担,我们把这种教育现象称之为隔代教育。据调查,在农村中小学中,学生属于隔代教育的达30%,有的地区(如我们乡)达到了45%。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这个比率还将不断升高。解决农村中小学生隔代教育问题,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农村中小学生隔代教育出现的问题及主要表现:
1、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的学习问题
一方面,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偏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另一方面,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这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与城市相比,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辅导相对要少了很多。
2、缺乏亲情抚慰导致的生活问题
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由于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留守儿童生活的支付能力较强,所以在生活(主要是物质生活),留守儿童的满意度更高;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到关爱减少,所以,有些留守儿童不希望父母在外打工。从年龄角度看,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逐渐意识到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重要性,因此,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
3、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育的时期,对自身的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有倾诉的渠道,也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家人在这方面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父母在外,留守家里的其他亲属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二、农村中小学生隔代教育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1、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
2006年,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已达到2.108亿,比2000年增加了48.3%,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从家庭认识来看,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
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相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农业部200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劳动力不外出的原因中“怕影响子女上学”仅占第一、第二选择的6.7%。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化中长大。
3、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
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4、从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这一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