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理工学院 李志美
近日,山东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二处招聘的5名大学生掏粪工,经过半年的试用期正式签订聘用合同并上岗。这5名大学生掏粪工是从391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的,录取比例近80:1。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今天,大学生能够挣脱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摘下头顶上的“桂冠”,放下身段,挑起大粪桶,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理性的选择。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卖肉也好,掏粪也罢,都为社会所需,都能成就事业。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我们不必大惊小怪。话虽如此,大学生掏粪也反映了一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首先,它凸显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及尴尬。据报道,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达630万,加上去年未就业的80万大学生,使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异常严峻。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如何用好这笔钱,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是让人民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的题中之义,必须引起重视。
同时,它暴露了当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一些弊端。近年来,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跟风”、“追热”的现象,对各类专业人才需求的规律性缺乏研究,导致供需失衡,人才“滞销”,不少学生走向社会才发现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不得已才选择错位就业。拿这5名大学生掏粪工来说,他们所学专业为会计、建筑、计算机、法学等,所从事的却是挑粪的苦力活。因此,进一步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专业设置迫在眉睫。
此外,大学生当掏粪工也揭露了一些用人单位的不良心态。在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情况下,一些用人单位总是以强势群体的姿态出现,招聘起来往往鸡蛋里挑骨头,明明是极其简单普通的体力劳动,却非要大学生不可。更有甚者拿招聘大学生当炒作的噱头,借以吸人眼球,扩大宣传。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对知识的不尊重,是对正常的就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有关部门必须加以引导和规范,必要时应给予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