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段明超 张鹏 本报记者 杨元崇
他不是特级教师,也没有出过大名,从教23年,当了14年校长,5年教育办主任。二十多年来,他勤勤恳恳,耕耘于三尺讲台,在小学教育这块无垠的园地里,用赤诚浇灌和播种着希望。他就是龙山县第四小学校长——张小华。
痴心教育不言悔
1987年,张小华从永顺民族师范毕业后,先后当过班主任、语文教师、教务主任、副校长、校长、教育办主任。2004年之后,一直任龙山县第四小学校长。20多年以来,一直从事基层教育管理工作的他,无论职位的升与迁,都用自己的言行恪守着对教育的不改痴心,诚恳务实的工作着。
张小华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专家型”的校长。走进他的办公室,你会看到书桌上摆满了各种教育书刊。这不是摆设,而是实实在在的学习。也正是他20几年如一日的看书学习,才使他能用发展的眼光看教育、办教育,引领着龙山四小始终走在该县小学教育的前列。
熟悉四小领导集体的同志都知道这个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务实的集体,这也是张小华校长一贯的领导艺术。他对领导班子合理分工,并大胆任用中青年干部,做到分层分管,各司其责,并在校委会成员中实行量化考核制度,督促班子成员要干实事,不飘浮。他坚持每年举行一次教师代表会,无论是学校管理制度还是学校基础建设,他都坚持校委会集体讨论或者在教代会上由教师代表讨论通过。
立志创边区名校
把龙山四小办成边区名校是四小人不懈的追求,也是张小华的目标。2004年8月,他服从组织安排来到四小。当时的四小虽说办学10年,但由于资金紧张,一些硬件设施年久失修,诸多内部管理不规范,让这所年轻的学校远远达不到边区名校的标准。为尽快改善这一现状,张小华重组领导班子,自己多方筹措、争取项目资金。6年来,他先后争取到数百余万元,维修了学校的大操场、围墙,修建了学校的百米文化长廊,购置了80余台学生电脑,建成了校园局域网络,实现了班班通,给每个办公室添置了电脑和空调,还建起了电子备课室。今年,学校又搭上了合格学校建设的快车,正在修建塑胶跑道。
“没有变革的教育永远不会向前发展,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校教育。”这是张小华的治校理念。他到四小后,在学校管理上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进一步规范各种管理制度,让教师们办事有章可循。其次是改革老师们各自为阵的单干模式,在全县率先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实现资源共享。他自己常常深入各个年级组调研,写下了十余万字的教师访谈记录。通过 “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整体师资水平。
一系列改革举措使龙山四小呈现出空前良好的局面:学校不仅连续6年在全县小学六年级质量检测中获第一名,其它各年级学科的抽考检测也均居前列。学校不仅加入了全国实验学校研究专业委员会,是全国重点课题实验单位,还先后荣获 “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湖南省红领巾示范学校”、“湖南省四星级红领巾示范学校”、 “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等称号。
让人民满意是最大追求
“办人民满意教育,创边区一流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者。”张小华校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几十年来,他恪守着自己的格言,两袖清风,默默无闻的为边区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不论是在乡下中心小学当校长,还是在教育办当主任,或在龙山四小校长岗位上,张小华都能做到无论公事、私事,严于律已,事事率先垂范。平时除了在外面为学校争取资金、跑项目的应酬外,自己从来不在学校多报一张票据。要求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每天要早到30分钟,他自己每天都在7点半之前赶到学校。正是因为他一贯正直的作风,也让个别人不满,也出现了告状的事情,说他谋私利、不讲原则或这或那样的问题,但最终在有关部门的调查下都变成了不实之词。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办人民满意教育是要让老百姓来评说的。”这是张小华常说的,也是他作为一个基层学校管理工作者对学校教育的最终追求,更是对他多年工作经历的一个诠释。正是这样的理念让我们有理由相信,龙山县第四小学有他这样的“领头羊”,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