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张小弓 通讯员 李君剑 朝蕊
秋日的阳光温暖地照在桃江县三堂街镇上,一个8岁的小女孩扎着两个羊角辫,苍白的小脸上笑意荡漾,大大的眼睛直视前方。尽管阳光直射眼珠,但她没有一点感觉。她小声地哼着歌曲,在院子里来回走着,忽然,她被一条凳子绊倒在地,额头重重地磕在了地上,鲜血顿时渗了出来……
这个出生于“千禧年”的女孩叫作小鱼儿(化名),在6岁之前不仅聪明伶俐,而且能歌善舞,不管在什么场合,只要有人让她唱歌跳舞,她就在脸上涂上淡淡的胭脂,像蝴蝶般翩翩起舞,如百灵鸟般婉转歌唱,赢得老师和邻居的交口称赞:“这孩子真不错,好好培养将来一定有出息。”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1月11日,从幼儿园回到家中的小鱼儿无精打采,继而高烧不退,后来走路也踉踉跄跄。小鱼儿的姨妈赶紧将小鱼儿送进医院。检查结果出来了:胶质脑瘤。这是目前医学界难以攻克的一种绝症,存活期理论上只有1-3个月。
小鱼儿在长沙打工的父母闻讯后立即赶回了桃江,爸爸李创新和妈妈孙友珍带着小鱼儿来长沙复查。但权威医院的诊断结论彻底击碎了他们仅存的一丝侥幸,医生的建议让这对夫妻泪如雨下:“不要再治疗了,带孩子回家,尽量满足她的每一个愿望吧。”
回到家后,小鱼儿的病情一天天恶化,大小便失禁,双目失明,病魔无情地吞噬着这朵还来不及盛开的花蕾。但在与死神抗争的日子里,只要病痛稍有缓解,小鱼儿就会央求妈妈:“妈妈,我想跳舞。”“妈妈,我想画画。”
今年6月的一天,妈妈陪着小鱼儿看电视,电视节目讲述的是一个病人死后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来的故事。妈妈一个转身,忽然发现小鱼儿正泪流满面地侧耳倾听。“孩子,你怎么了?”“妈妈,我也要捐献自己的器官。在学校的时候,老师经常告诉我们要助人为乐。那些生病的人好可怜的,我想帮助他们……”孙友珍再也听不下去了,她泪如泉涌地抱住小鱼儿,“妈妈答应你,妈妈一定帮你实现心愿。”
时间一天天流逝,小鱼儿正一步步走向生命的尽头。孙友珍希望女儿最后的心愿能够实现,以帮助那些需要器官的不幸之人。但茫茫人海,他(她)又在哪里呢?
愿意帮助小鱼儿实现心愿的读者可联系本报编辑部0731—4329697或0737—6863968李君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