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平 张 咪 廖 姗
何为好的职业教育?
在当前大背景下,毕业生的就业率成为衡量职业教育水准的重要指标。
以特色专业为依托,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探索校企合作路径中,逐渐形成了“订单式”培养模式。企业“按需下单”,院校根据企业需求订立人才培养方案,组建特定班级,校企双方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
深度校企合作 促进协同育人
近日,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与湖南浏娄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校企合作订单班”开班仪式举行。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首珩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办学定位等情况,对此次订单班组建背景、办学基础作说明。她表示,此次订单班只是校企合作的开始,后续可以开展更多的合作形式,拓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争取取得校企合作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学校与国际化工巨头巴斯夫公司、国内化工龙头万华化学集团等多家企业开展“订单班”“现场工程师班”人才培养,创新一套全链条、浸润式的协同育人合作模式,实行企业招聘计划、高校教学计划、培训课程计划融合,打通高职院校教学与实践“最后一公里”,让学生更符合企业需求,努力画出产教协同发展共育化工技能人才“同心圆”,助学生“精准化”就业。
基于行业发展导向,学校不断整合企业的生产资源、技术成果和学校的育人条件,政行企校共同推进湖南化工职业教育集团建设,集团先后入选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湖南省“楚怡”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计划建设单位。
同时,学校还整合多方资源,成立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依托集团资源,学校与中石化湖南石化、湘潭大学联合牵头成立全国化工新材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进一步发挥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各自的优势,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断扩大多元育人“朋友圈”。
2024届毕业生余望通过订单班顺利入职巴斯夫一体化基地(广东)有限公司,他表示,一入学即“就业”,虽然刚刚入职,但在学校已经熟悉公司的工作情况,工作起来比较轻松。
目前,学校化工类专业毕业生入职巴斯夫公司、万华化学集团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500强企业人数高达40%。
瞄准地方产业 助力经济发展
7月19日,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与株洲渌口经开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株洲市先进高分子材料产教联合体成立大会在渌口区举行。现场举行了株洲市先进高分子材料产教联合体、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和名师工作室、先进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学院等签约仪式,并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博士工作站授牌,三家牵头单位为株洲市先进高分子材料产教联合体揭牌。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与行业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产业布局需求,产教融合的制度机制更加完善,创新合作模式不断涌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职业教育与就业创业互相促进的格局正逐步形成。
该校瞄准湖南化工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及国家“一带一路”对复合型化工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不断提升服务化工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水平。专业设置纵向延伸至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横向拓展至装备智能制造、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产业高端,构建了以化工生产技术、化学与生物制药技术、化工智能装备制造技术专业群为核心,化工智能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化工生产运营与管理和现代电子商务专业群为环绕服务的“三主四环绕”专业集群。
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关乎各行各业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基础性和支柱性的角色。据统计,该校建校以来,为化工行业输入了近16万名技能型人才。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共谱华章。下一步,湖南化工职院将继续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深入实施产教融合,全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