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军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回答文化建设的时代之问、中国之问、世界之问而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揭示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指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遵循。“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四大职能之一,大学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大学文化是高校的应有之义,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实现高质量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脉之根,是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强大基石。大学要坚持“两个结合”,守正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青年学生深刻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让天下为公、民为邦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理念成为青年学生的主流价值取向,不断增强青年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培养一代又一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者。
守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新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在新时代实现文化创新性发展,大学必须聚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坚持常学常新,深学深信,让广大师生深刻领悟这一思想的精髓要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用以观察文化发展之趋势,回应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明确文化建设之追求,自觉担当大学人应有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之使命。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着力建设高质量的大学文化。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提供了指引和方向,大学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必须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以大学文化的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筑牢根基,着力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根本保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确保大学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铸魂育人,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基础。大学肩负着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任务,必然在师生中强调弘扬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大学文化建设,在校园里形成浓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校师生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文化人,注重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物化了的文化形式。大学校园里的校园环境、建筑、教育教学设施等物质形态都被赋予了文化内涵,通过这些有形的、可视的物体感受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内涵、朝气蓬勃的生气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校园建筑注重体现地域性、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注重系统思考、整体谋划,体现学校的大学精神,提升学校的环境品位;教育教学设施的建设要保证学生的培养和大学文化的营造。让大学校园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课堂,让学生浸润其中,以文化人。
创新研究,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大学要建强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对社会主义建设各领域的分析研究,提炼出有学理性的理论阐释,概括出有规律性的实践方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创新,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作者系湖南文理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