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逐光前行——湖南经济观察与展望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1月3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好制度“补丁”,扎紧“不能腐”的笼子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宸 通讯员 谢琼

  日前,衡阳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招标投标常态化监管的工作举措》(以下简称《工作举措》),强化对招标人主体责任、专家评标行为、招标代理机构的日常监管,推进形成标前、标中、标后全链条闭环管理,打好制度“补丁”,推动招投标全过程在阳光下运行。

  2023年以来,衡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党工委副书记朱章金,衡阳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肖兵,常宁市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昕等陆续被查处。这些案件有一个共同点,都涉及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腐败。  

  “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频频出现问题,制度不健全或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是重要原因之一。”衡阳市纪委监委政策法规室负责人说,针对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腐败多发频发问题,衡阳坚持以案促改、标本兼治、系统施治,督促案发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清理评估,查找制度漏洞,打好制度“补丁”。

  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分析研判。衡阳市纪委监委督促市发改委等单位对典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梳理工作薄弱环节和制度漏洞,对尚未作出规范的事项建章立制,对制度适用范围、程序规定、措施使用或制度执行等方面不适应现实要求的有关内容及时补充、修改、完善或者废止,加快出台《工作举措》。

  这是衡阳推行制度“补丁”机制的生动实践。此外,衡阳市纪委监委还督促衡阳高新区出台《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方案》《招商引资项目入园管理办法》等制度举措6项,市国资委研究制定《关于加强监管企业融资行为和融资担保管理的通知》等,扎紧“不能腐”的制度笼子。

  2023年,衡阳市纪委监委共推动全市各级各领域修订完善制度566项,将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