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洞庭湖有据可查的文化遗址达1100多处,是古代文人心中的“白月光”。它引人驻足泼墨,名声响彻宇内,“迁客骚人,多会于此”。数字时代,洞庭湖应适应时代,打造文旅IP群,精准定位、营造热点、用心服务,重现文风鼎盛、游人纷至的“文旅洞庭”。
唐宇文 言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党的二十大报告号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推动洞庭文旅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日落长沙秋色远,水尽南天不见云。”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水光潋滟,吸引了屈原、杜甫、李白、辛弃疾、王阳明等古代文人竞相停留。他们或盘桓于洞庭扁舟,或驻足于岳州城下,在洞庭盛景中悟天地奥妙、吁人生无常。洞庭湖成为古代文人心中的“白月光”,洞庭美景吸引文人驻足泼毫,美文使美景扬名寰宇,美景美文相互唱和、相互成就,可谓“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古人智慧,尤为今鉴,新时代洞庭文旅要高质量发展,须适应时代潮流、坚持守正创新,精准定位、营造热点、用心服务,打造和运营好文旅IP群。
定位
一个人、一处景、一种文化,共感洞庭之美
打造文旅IP群的第一步是文化定位,要精准、形象,有心灵共感。提及它,就像铺开一幅画。比如,茶马古道,就是马铃、古道,头戴斗笠、神色冷峻的赶马人;江西婺源,就是徽州村落,铺天盖地绽放的油菜花。文化定位准了,就直达了游客的内心,与情感有了共鸣,文旅IP就成功了一大半。洞庭湖有据可查的文化遗址达1100多处,可挖掘资源很多,其中的几位历史文化名人值得重点关注。
屈原,一条江,爱国文化。屈原与洞庭密不可分,全国各地有屈原纪念遗址60多处,尤以洞庭一带为多。一则汨罗江是屈原怀石之地,二则沅湘地区是屈原二次流放辗转多年之域,他一生大部分作品出于此地。屈原身上的文化符号很多,最有共感的是其爱国情怀。每当国家民族危亡之时,屈原化身图腾,激励知识分子舍生取义、坚守气节。宋代内忧外患之时,朱熹等大儒以屈原为精神寄托;20世纪的抗日战争,再次涌现无数屈原及楚辞研究专家。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严峻复杂,爱国文化事关国家民族存亡。缺乏爱国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只能被人鱼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爱国文化,是屈原留给后世最宝贵的财富、最深沉的底色,也是打造洞庭文旅IP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所在。
范仲淹,一座楼,忧乐文化。《岳阳楼记》是儒家君子之歌,范仲淹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同时代的张载喊出震古烁今的“横渠四句”,成为后世儒生毕生追求的人生境界。《岳阳楼记》是改革者之歌,写尽了范仲淹的宦海沉浮。庆历三年,范仲淹主导庆历新政,希望通过改革澄清吏治,可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受诬被贬邓州后,范仲淹重修览秀亭,设立花洲书院,闲时讲学,邓州因此文运大振,可谓“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是自宋以来改革志士们的心灵家园。月朗星稀时,登楼默诵《岳阳楼记》,在淼淼烟波中与改革先贤跨时空守望,必会获得更多力量与慰藉。范仲淹留下的忧乐文化,与新时代的改革精神相互契合、遥相呼应。
陶渊明,一个村,隐世文化。据统计,全国各地共有30多处桃花源,最有名的是桃源县沅水畔的桃花源。陶渊明29岁出仕,12年后归隐田园,耕读创作22年,开创田园诗先河。有人把陶渊明误读为“佛系代表”“躺平鼻祖”,其实不然。陶渊明不是躺平,而是回归自我,是明了内心后的自我坚守。当然,对“佛系”“躺平”大可不必过于紧张,一代人有一代人对抗压力的方式。对于现代人,“桃花源”更像一个梦,是喘不过气远眺时的“仿佛若有光”,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大多还是回归职场,回归柴米油盐。即便只是暂时的离开,也是心灵的放飞。回归乡村,亲近自然,有助于我们元气满满地杀回现实世界,迎接未知的挑战。这,便是陶渊明给我们的启示。
李白,一斛酒,山水文化。山水美景与诗词歌赋最是相得益彰。洞庭美景自古闻名,潇湘八景,洞庭湖独占一半,分别是: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洞庭名篇数不胜数,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都留下了盛赞洞庭的诗词歌赋,“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秋月尽湖生,层波万顷如熔金”“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因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再度出圈的诗仙李白,曾6次到访洞庭,留有“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等20余篇诗作。对于这一块资源,还需深度挖掘,以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歌曲、短视频等形式,向外推广宣传。
热点
独特性、参与感、延伸度,讲好洞庭故事
打造文旅IP群的第二步,要将阳春白雪文化定位,转化为雅俗共赏的热点故事。单讲文化曲高和寡,只有转化为故事游客才喜闻乐见。如重庆洪崖洞夜景,立足当地独特建筑格局和巴山习俗的山城故事;西湖泛舟,带着几分邂逅的期盼,有柔软的江南故事。洞庭湖不乏热点,大有故事可讲。
讲好美食故事。美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域文化的一种体现。独特的饮食文化,能让美食爱好者“为了品尝美食,共赴一座城”。如,淄博通过烧烤成了“撸串”代名词,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美食路线,打造出了淄博烧烤品牌和淄博形象。洞庭美食很多,湖区菜与长衡官府菜、湘西山区菜并列湘菜三大派系,岳阳烧烤、益阳麻辣烫、南县小龙虾,在省内小有名气,但对外还大有潜力可挖,需要对外学习取经。如,学习盱眙进一步提高小龙虾节知名度和影响力,辐射长沙及周边城市游客;学习“淄博烧烤”发布美食地图、美食公交专线,开通旅游专列,联动高铁票与景区门票免费入园等举措;学习千岛湖发展保水渔业等。
讲好活动故事。音乐节、体育赛事、文化展览等人文节庆活动,不仅能增进不同文化的了解和互动,还能吸引游客参与,打造人文热点。如,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节,已成为国际性的文体盛会,2023年的风筝节,50多个国家150多支风筝代表队参加表演比赛,吸引9万名多观众参与。贵州村BA,结合贵州民俗表演“苗迪”,打造了独特的篮球赛事。开赛以来50多家媒体对比赛进行平台分流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超过8亿,村BA话题14.3亿次播放量。之后的“村超”,也频上热搜。洞庭湖有赛龙舟的天然IP,但开发利用不足,倒是广东的龙舟运动风生水起,影响力远超湖南。洞庭湖可以大做水文章,发展国际赛事,除了划龙舟,还可考虑组织国际钓鱼比赛,打造垂钓品牌等。
讲好文化故事。打造民俗文化热点,如云南傣族的泼水节。洞庭湖区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民俗文化,如,故事会、地花鼓、唱夜歌、花鼓戏、踩高跷、赞土地、唱渔歌、玩龙舞虾子等,可以好好地开发打造,展现地方特色。打造历史文化热点,如西安大唐不夜城推出的“盛唐密盒”,就是依托唐文化“房谋杜断”的历史典故。湖区能否围绕“寻找桃花源”“李白高适洞庭游”等耳熟能详的历史,讲些故事?复燃传统景点热度,讲好传统故事也非常重要。西湖十景数千年来不曾变更,代表西湖美景的精华。潇湘八景中洞庭四景的相关设施要精心维护修缮,保持原始风貌。
服务
强力宣传、长效运营、数字赋能,重现“文旅洞庭”
文旅的本质是服务,核心也是服务。如果说,文化定位锚定了旅客的思维层面,热点故事吸引了游客的心理层面,优质服务则满足了游客的感官层面,因此片刻不能忽视服务。
强力宣传。众口铄金!宣传造势的重要性如何强调都不为过。需要政府、业界、群众齐心协力,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共塑洞庭文旅口碑。自媒体时代,要注重多渠道宣传,联同社交媒体(抖音、小红书、微博等)、旅行社、OTA等渠道同步宣传。湖区各县市区要协调联动,形成固定机制,策划“洞庭”系列主题文旅活动,包括旅游节庆、群众文化、演出、文体、赛事、展览展示、夜间消费活动等。
强化运营。要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丰富文旅业态,景区业态同文创、食宿等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合作,营造多业态的文旅氛围。推动功能互补、特色突出、彼此融合的跨区域旅游线路,把休闲旅游、遗产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等不同领域串联起来。打造以洞庭湖文旅IP为龙头,屈原IP、桃花源IP、龙虾节IP等为支撑的IP群。
数字赋能。增加洞庭IP的“数字含量”,以数字化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例如,与游戏、电影、音乐、时尚等行业深度合作,打造独特的虚拟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体验。与马栏山文创园深度合作,探索引用光影艺术、水景水秀、裸眼3D全息影像等技术,打造爆款项目。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进行市场分析,为项目开发建设与后期的优化升级提供决策依据、提升决策效率。
精准定位、打造热点、回归服务,三者要相互串联,共同发力。这个过程非朝夕之功,非一人之力可成。但只要久久为功,就一定能重现文风鼎盛、游人纷至的“文旅洞庭”。
(作者分别系湖南省政协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省政协研究室综合处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