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留国 张华
作为清洁能源、储能、新能源汽车等至关重要的基础材料,锂、钴、镍、铜、锰、铝、稀土等被称为新能源矿产,未来低碳社会将是新能源矿产密集型社会。党的二十大强调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作出了“确保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战略部署。非洲具有丰富的新能源矿产和强烈的经济发展愿望,开展湘非新能源矿产合作,实现新能源矿产海外可持续供应,既是保障国家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基础支撑,也是促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我省应贯彻《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秉持互利共赢,推进湘非新能源矿产合作高质量发展。
湘非新能源矿产合作具有巨大潜力和坚实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新能源矿产已成为保障新能源产业安全和能源安全的基础要素。据国际能源署评估,在低碳社会需求驱动下,全球能源安全的核心将从对化石能源的争夺转变为对新能源矿产和颠覆性能源技术的争夺,关键新能源金属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短缺风险。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预测,到2035年我国绝大多数新能源矿产的对外依存度仍在50%以上。
湖南产业发展与非洲资源禀赋高度互补。近年来,在“双碳”目标下指引下,湖南能源转型加速。2022年,湖南新能源产业总营收超4000亿元,新能源汽车、先进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新型能源及电力装备三大领域贡献均超1000亿元。湖南战略性矿产资源丰富,但新能源矿产资源稀缺,供应链风险突出。非洲新能源矿产储量丰富,是全球最具矿业开发潜力的地区,比如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南非拥有世界上一半的钴资源,津巴布韦锂储量在世界排名第五,加蓬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的锰矿。非盟以《2063年议程》为统领,提出了非洲矿产愿景(AMV,African Mining Vision),其核心是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保障非洲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此非洲有着迫切的市场、技术和资金合作需求。
湖南新能源产业基础和技术积淀雄厚。湖南素有“有色金属之乡”之称,湖南矿业企业在采选、冶炼和深加工等方面具备雄厚的技术基础,形成了较完备的“新能源矿产采选—先进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和新型能源装备产业链”,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实力雄厚,走进非洲矿业领域湖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和优势。
基于此,建议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推进湘非新能源矿产合作高质量发展——
创新矿业合作交流模式,助力非洲新能源矿产开发能力提升。依托湖南在矿业勘探采选加工、矿山设备制造领域的产业、技术、人才优势,协同发力,加强与非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矿业合作;依托湘非矿业合作项目,通过传帮带培训非洲员工,注重在项目设计生产运营过程中培育非洲技术力量;依托中南大学等矿业强校,培养非洲矿业留学生,强化非洲地区地学合作,促进两国矿产资源领域专家的交流;依托长沙矿冶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积极实施援外项目,促进湘非在矿产勘探开发领域的深度合作。
建设高水平产业合作园区,扩大湘非新能源矿产全产业链合作。探索依托矿业龙头企业,扩大战略性矿产资源领域的全产业链合作,建设包括勘探、选矿、冶金、加工等产业环节在内的高水平经贸合作区,培育“非洲制造”品牌,助力非洲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提高非洲初级产品附加值,增加当地就业,帮助非洲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和惠及民生的成果。
遵循更严格的ESG(环境-社会-治理)投资标准,坚决维护负责任的国际矿业投资形象。在非矿业公司应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遵循相关国际实践标准和法律规范;承担更多的社区责任,通过增加当地采购、投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就业与商业机会等强化社会贡献,助推其营业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与当地社区互生共赢。
打造全国性新能源矿产市场交易平台,增强湘非合作的市场拉动力量。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国际贸易基础和湖南战略性矿产产业优势、“湖南有色金属(郴州)指数”的市场影响力,建设新能源矿产电子交易平台,设立新能源矿产进口等外贸综合服务供应链平台,同时联合沿海大型矿产品港口,建设新能源矿产现货交易市场,逐步吸引“非洲-全球”新能源矿产企业加入,促进全球新能源矿产交易规范化和便利化,将我省打造成为全国新能源矿产储备、集散与定价中心,提升湖南在非洲及全球市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作者分别系中南大学金属资源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