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强调:“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矢”意为尾部有双羽的箭只,“的”意为靶心和目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总书记用“矢”喻指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用“的”喻指生动具体的中国实践,深刻揭示了我们党推进“两个结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之“矢”之所以强大,在于这一思想是彻底的科学的理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彻底的科学的理论,不仅科学地“解释世界”,还积极地“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一经诞生,就成为“批判的武器”,让一切旧势力和剥削制度瑟瑟发抖;就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全世界,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
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伟大历史实践充分说明,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马克思主义之“矢”要常擦常新,才能始终保持锐利和锋芒。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矢”越磨越锐,“思想的武器”越擦越亮,马克思主义之“矢”要始终保持战斗力和穿透力,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推进“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不断磨锐马克思主义之“矢”。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打造的飞得“稳”、射得“准”的马克思主义之“矢”,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使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始终有正确的思想指导。新时代,一定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让这一锐利的马克思主义之“矢”放射出更加璀璨的真理光芒。
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有“的”放“矢”。问题是时代的先声。问题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要紧的是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根本任务。毛泽东同志在论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时早就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坚持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理论特质。面对诸多时代之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国实践,把握时代大势,回应现实需要,以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回答时代之问,是有“的”放“矢”的生动典范。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我们要系统掌握好这一马克思主义之“矢”,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从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坚持实事求是,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搞好调查研究,勤于发现问题、能于分析问题、善于解决问题,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做到有“的”放“矢”,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中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基地供稿,执笔:马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