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铁坚
一
“故乡心事在天涯”,读聂雄前的新作《鹅公坪》,首先想到的就是他那经常谈及的父母,英年早逝的长兄以及双峰乡下的那些风土人情,许多思乡的古典诗句便排浪式地涌来。而聂雄前笔下的故乡,却五味杂陈,气象万千,不是思念和歌颂那么简单。
回忆起这四十年与聂雄前情同手足般的交往,我的脑海里反复交错地呈现出三个不同阶段的形象:我所熟悉的那个聪慧刻苦而又有点贪玩的校园学生“鲁达”,那个踏实肯干却又透出某种精明狡黠的职场达人“聂总”,以及我并不熟悉但却在书中活灵活现不断蹦出的那个乡下活泼可爱、被亲情包裹、被乡音环绕的“雄前宝”。
聂雄前的人生可谓是三段式的回旋曲和交响乐,虽谈不上波澜壮阔,却也可称之为荡气回肠,韵味十足。
在经过了湖南文联短暂的过渡之后,聂雄前来到了深圳。或许,深圳就是一个海纳百川之地,即令是一口难懂的乡音,聂雄前还是闯出了一片天地,成长为一位真正的职场达人,从深圳女报,到海天出版社,再到深圳出版发行集团,他一路高升,成为深圳文化产业的业界精英,行业翘楚。
让人更为叹服称道的是,即便职场社会、人情世界忙得昏天黑地,聂雄前却始终怀有一颗“文青”的心,他长年坚持写作,笔耕不辍,佳作频出,成为深圳写作群体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能看到聂雄前少年时的影子。《鹅公坪》所描绘的就是这个少年的身影,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爱所恨,他的梦想、惆怅以及他的忧伤。
在聂雄前的生命中,“鹅公坪”不仅是一个地名,一种寄托,更是一种源泉,一种本能。
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乃至延续到八十年代的中国,如今回忆起来,是一个和平祥和的年代,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这是一个人心凝聚的年代,也是一个价值撕裂的年代;是一个理想亢奋的年代,也是一个现实苦逼的年代。
《鹅公坪》正是这个年代生动的描述,一个难得的范本和忠实的记录。
聂雄前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活色生香的乡村风情画,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时代这片土地上的人间百味、世间百态。
书中“血的再版”篇章,作者通过一些至亲乡党的人物命运,再现了湘中强悍的民风及热血乡民的性格特征。无论是犹如喝了铁牛水的女人妙玉,还是斗不死的小强鸿轩,四处流浪谋生的富求,以及义生、满秀等,都让人唏嘘感慨,为那种不屈服于命运的抗争,那种受制于时代的憋屈。
“叫声哥哥太沉重”一节,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独特的“大哥”形象,他的聪明能干,他的不甘平庸,他的拼搏奋斗,他的时运不济以及自负豪横、放荡不羁……人们常说,“性格即命运”,聂建前命运坎坷多舛,虽名噪一时,但最后的结局,让人扼腕长叹。
作者用了“峣峣者易折”这样一句沉重的古语来形容此类乡村才俊的命运,是的,在中国深层次的文化结构中,“中庸之道”才是为人处世的不二法门,中国社会,尤其是那些思想和行为都被严格禁锢和控制的时代,争强好胜、冒尖突破者,往往成为“出头鸟”“出头的椽子”而受到压制和迫害。
当然,作为一幅多彩的风情画,一轴当代的浮世绘,作者还写到了“含糖岁月”里的人间温暖,写到童年时放牛生涯的苦中作乐,写到乡村学校刘老师、胡老师们的关爱培育,写到乡村“半边户”与纯农户家庭迥然不同的喜乐与哀愁,写到算命先生、哑巴、痴子(疯婆子)、看水人的另类人生,也写到双峰人在深圳、在中国大地的遍地风流。
这些画面无疑是生动的,丰富的,语言也极富艺术张力,充满着乡趣野味。
作者笔下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乡村各色人物的命运,让我联想到鲁迅笔下的闰土、华老栓与祥林嫂们,更联想到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所谓“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说的是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
三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政治与社会治理的重中之重,“乡村”与“乡愁”似乎也是我们关于人性、关于人文、关于社会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有人的地方就有乡愁,而“乡愁”与“寻根”又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聂雄前笔下的乡村,《鹅公坪》所表现的“寻根式”的回忆与描述,当然与作者的身份有关,与他少年时代的经历有关,与那种血脉相连的亲情有关。这是聂雄前们这些从农村考上大学从而成为城里人的“第一代”的切身感受与情怀,他们的根在农村。
我也常常想,聂雄前们这些曾经的乡下孩子其实比我们这些城市娃儿似乎多一份幸运。或许,这多少有些矫情,但却是一种真实的所在!至少,时至今日,他们还有一种家乡可以触摸,可以感受,可以回归……
但回过头想,聂雄前们的那个寄托着无限眷恋的“乡村”还存在吗?他们的“乡愁”是否也成了空中楼阁、水中幻影?
今日的农村,“空心化”“空巢化”似乎愈演愈烈,发展停滞,教育落后,给人一种荒凉而凋零的落寞。这种担忧和警醒也在《鹅公坪》一书中有所体现。
当然,“美丽乡村”建设的启动,给人们带来希望,但前行的路崎岖而漫长。
唉,这让人又爱又恨的乡村,这叫人又恋又厌的乡情,这使人揪心而又憧憬的乡愁。脑海里又蹦出那句话:“那狗日的乡村与乡愁”。
(《鹅公坪》,聂雄前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