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2月10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从ChatGPT出圈思考如何更好“为我所用”

  张全林

  近日,有关ChatGPT的多个话题登上热搜。作为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开发的一种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撰写邮件、论文、脚本,制定商业提案,创作诗歌、故事,甚至敲代码、检查程序错误都手到擒来。不少和ChatGPT“聊过天”的网友感叹,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ChatGPT办不成的。

  “高能”的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使更多人提高了对AI新蓝海的期待,也引发了不少人对自己“饭碗”的担忧。事实上,ChatGPT虽具有很高的准确率,但它的回答并非100%正确;能记住早些时候的对话,可以根据用户的提示更正回答方向,但数据库的实时性有待考量。而且,目前受限于算力资源和算法限制,ChatGPT也无法进行自我创新。

  ChatGPT的“出圈”,有赖于长年的AI技术研发积累。近年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延伸了人类的感官和思维,催生了新业态,扩大就业岗位,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无论什么人工智能,都是被人使用的工具。它们可以使人的工作更高效,却难以完全代替人类的创造。比如,作家和设计师的工作,属于创造、创新性劳动,人工智能工具只是他们手中更先进的“笔”;作品是否优秀,还得看创作者的天分。

  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相信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会把控其发展方向。与其担心人工智能抢“饭碗”,更应该思考的是,该如何对待类似新技术的冲击和挑战,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更好地为我所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