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医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读卖新闻

第03版
读卖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1年12月0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名工程”誉鹊起
本报记者 王璐 焦国秋 刘琼 通讯员 方明 蒲祖玲

    本报记者  王璐  焦国秋  刘琼   通讯员 方明  蒲祖玲

    早在2005年,湘潭落实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就全面实施中医药培养名医、创建名科、建设名院(简称三名工程)的“三名工程”。近日,记者来到湖南首个“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的湘潭市,探访“三名工程”建设情况。一个个名医、名科、名院声名鹊起,远近闻名。

    名医的“名人效应”

    提起湘潭的名中医,就不得不提“杨门女将”姐妹花。姐姐叫杨韵琴,妹妹叫杨寿峨,她们都对骨科有独特的建树,现在同在湘潭市中医院工作。

    “我治过的病人不计其数,但是只要说名字,我都记得清清楚楚。”见到杨寿峨时,她正在医院的小儿矫形科对医生们进行技术指导,她独创的“中医手法加固定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改写了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只能在患者成人后通过手术进行晚期治疗的历史。这位快人快语、63岁湖南省名中医,回想起当年治疗的第一个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的经历,仍是记忆犹新。1979年4月,出生才33天的冯琳被奶奶抱着从长沙寻医一路来到湘潭,她左脚的马蹄内翻足让一家人几乎绝望。“就当时的技术而言,所有的西医都无法进行治疗,即使成年后做手术,也不能完全像普通人一样正常行走。”能不能在孩子骨头还处在成长期的时候通过手法进行复原治疗呢?接诊到这个孩子后,杨寿峨决定做一个大胆的尝试。她从手法矫治到采取夹板的塑形、矫形鞋、功能锻炼等配合治疗,摸索制订了一整套完整治疗的方案。白天在医院治,晚上下班后杨寿峨就去到冯琳家租住的小屋为其治疗。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她53天共106次的治疗后,冯琳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居然奇迹般地得以纠正,随后的多年追访复查中,足部再无畸形复发征象。“她在27岁的时候在岳阳结婚了,结婚时还特意邀请了我。”杨寿峨眼里流露出慈母般的光。

    在湘潭市中医院的另一间门诊室里,记者见到了“人堆”里的杨家大姐杨韵琴。66岁的杨韵琴有着跟快人快语的妹妹截然不同的性格,面对着满屋子的患者,她显得轻言细语。患者们告诉记者,他们有很多都是一大早就过来挂号了,这里从来都是人满为患,可是杨医生医术好,人好。她的“杨氏骨伤平衡调理疗法”对治疗各类复杂骨折、脱位、骨伤疑难杂病疗效显著,他们都愿意等。说到特别的治疗经历,杨韵琴想了想笑着问,生日宴上给人看病算不算?2003年7月8日是杨韵琴58岁的生日,在家中正准备与家人们吃顿生日宴。突然在湘潭市电机厂工作的一位母亲抱着儿子火急火燎地敲响了她家的门,她告诉杨韵琴,孩子因为玩球摔伤了手。“我一检查是前臂双骨折,情况比较严重,必须马上进行手法复位。”杨韵琴想都没想立即让同在医院工作的女儿到医院拿来药品和工具,仅仅用了5分钟便将孩子手臂复位。

    性格迥异的杨家姐妹,撑起了湘潭市两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小儿马蹄内翻足科”和“骨伤科”,成为了湘潭市中医医院的一道亮丽风景。

    12月2日,记者在湘潭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康复科看到,找名中医王良鑫医师看中医的患者络绎不绝,挤满了诊室,她每天不得不推迟下班。“名医效应就是花最少的钱治好了病,不用开膛破肚,在望闻问切中让你感到温暖踏实,而不是动辙开个检查单把你往冰冷的机器上推。”这是花石镇一位张姓患者来湘潭市中心医院找王良鑫看病的真切感受。他说,他是慕名而来的。镇上有个老奶奶患慢性支气管炎多年,一到冬天就反复发作。不能走动,坐在床上还喘不过气来,远在美国的儿子王建芳心急如焚。请朋友出面求王良鑫诊治,王医师一路颠簸专程上门诊疗,服用了十几副中药,老人病情控制,心跳正常,呼吸舒畅,王建芳写信深情表达感激之情:“王医师的医德医技感动了全家,也见证了传统医学神奇魅力。”

    中药飘香的脾胃科室

    来到湘潭县人民医院,处处艾叶飘香。循着这艾香,记者来到了医院的中医脾胃科,医院工作人员说,这是医院7月才新开设的中医特色科室,这艾香源于专为脾胃病人进行的“艾灸”治疗。

    16号床的朱映文大爷今年60岁,他因为胃息肉刚刚做完手术。记者见到他时,他正躺在病床上,肚子上放着个长方形的木盒子,阵阵艾香从中飘出。“闻着这气味我就觉得心里踏实,感觉有安神的作用。”医护人员说,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能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

    这中医脾胃科仅仅只是湘潭县人民医院中医建设的一部分。全国劳动模范、优秀院长谭凤姣说,目前,医院已经开设了中西医结合科、针灸康复理疗科、中医脾胃科等多个中医特色科室,并开发了利尿包、三伏贴、中药膏方等中药制剂。医院现有医药卫技人员941人,其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51人。到目前为止,全院2011年中医门诊量占所有门诊量的7.49%,中医住院病人占总住院病人的9.84%。中医科室病床使用率达到了113.6%。全院住院病人中药汤剂参与与治疗率为76.5%,实现了中医中药向西医临床科室全面渗透全面覆盖,做到了西医手术中医后继治疗的完美组合。

    中医院的“中国风”

    湘潭县中医院,古色古香。“针灸科”、“骨科”……每个科室名称都是用牌匾装裱,古朴与沉稳。院长贺卫文告诉记者,正在装修的新科室将全部体现“中国风”,他们要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动下让中医这朵“国花”在全县盛开。

    针灸、推拿、按摩、穴位注射……用起来方便价格便宜,却有着意想不到的疗效,这就是中医药独到的特色。周先生患腰椎间盘多年,疼痛严重的一次差点导致休克,走遍省市级大医院都是建议他做手术或者激光、药物注射疗法。可是,当他咨询了患同一疾病的汪某后他打消了手术的念头。“做手术花了8万,在床上躺了半年还是胀痛。”周先生最后采取了保守治疗,在湘潭县中医院针灸科,他通过小针刀、针灸、推拿、理疗、中药足浴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一个星期,花费不足1000元,却达到了激光手术都无法达到的效果,两年多来他的腰椎间盘突出未再复发。

    李某是住在湘潭县最偏远贫穷的铜梁山里的农民,骑摩托车时不慎将多处软组摔伤,右膝、踝关节肿的像包子,无钱到医院住院,参加了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学习的朱医生,给他开了活血化瘀止痛的中药足浴,局部用提伤散等中药敷,花费不足百元,一个星期后就下田劳作了。

    据了解,从2008年以来,以湘潭县中医院为基地,协助全县5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了针灸理疗科,在县中医院的带领下,每一个中心卫生院的临床医生都掌握了3-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4年来,该院共组织基层中医药人员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10期,共培训3000人次。通过培训使湘潭县的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达到了95%以上。

    延伸阅读

    东坪社区中医

    成为﹃示范﹄

    12月2日下午, 记者来到湘潭市东坪建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当天正在举行“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授牌仪式。据了解,这个小小的卫生服务中心是湖南首家中医整脊科,是我国最早的整脊学示范基地之一。

    “中医的最高理念是‘治未病’。”东坪建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许世雄表示,为了让社区居民了解中医,他们分片分类对社区4万多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将各医家的独特方法及民间有效验方、偏方汇编成册。在食疗药膳、情志调摄、养生保健等方面,对社区老年人、妇女、儿童、亚健康等重点人群分类进行宣传。在东坪街道万福社区,还设立了中医康复示范社区,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穴位注射等中医康复治疗技术为社区中患有各类慢性病、颈肩腰腿痛居民进行康复治疗。同时,为社区中风伤残患者制订康复训练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该中心的特色“中医整脊康复专科”更是由于其独特的治疗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们这前不久才来了个患有颈腰综合症的浙江的老太太,在大医院治不好,听说了我们这的特色专科专门过来治疗的。"许世雄主任介绍,像老太太这样的外地患者占到了总病患的30%,廉价、安全、有效是吸引患者前来的主要因素。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广告热线:(0731)84326448 13507310918 13508480584 传 真: (0731)84326211 订报热线: (0731)84326226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读卖新闻
   第03版:读卖新闻
   第04版:社区在线
   第05版:特别关注
   第06版: 健康博览
   第07版:广告
   第08版:基层医改
   第10版:广告
   第11版:广告
   第12版: 生活百科
   第13版:学生健康
   第14版:养生之道
   第15版:广告
   第16版:杏林副刊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名工程”誉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