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医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读卖新闻

第03版
读卖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1年12月08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映日荷花别样红
湘潭市中医药强市侧记

    本报记者 汤江峰  王   璐 

    焦国秋  刘   琼  

    通讯员     方    明 蒲祖玲

    局长寄语    湘潭市卫生局局长胡振湘

    喜看医改千重浪,莲城百姓幸福添。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推动基本医保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基层机构由强筋健骨转向全面发展,医疗卫生建设由“重硬件”转向“重服务”,提升湘潭人民的健康幸福指数。

    湘潭因盛产湘莲,雅称莲城。近年来,医改这项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如映日荷花在湘潭城乡如火如荼地灿烂着。推行新农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激活公立医院内生动力,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等方面创造性地谱写了新的辉煌篇章。

    尤其是大力推进中医药强市,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犹如一双无形而有力的巨手,推动湘潭市中医药事业的车轮滚滚向前,业绩有目共睹:湘潭市中医医院完成“国家重点中医院建设项目”;湘乡市中医医院评为“全省农村示范中医医院”;湘潭县中医医院评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湘潭县和湘乡市先后创建成“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湘潭市2009年成功创建湖南省首个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湘潭市中心医院、湘乡市人民医院和湘潭县人民医院先后评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今年11月10日,在全省中医药大会上,湘潭市卫生局又捧回了“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奖牌。

    一根针,一把草的“中医绝活”给百姓带来了切切实实的疗效和实惠,对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起到积极的作用,极大地丰富了医改的内涵。湘潭人民就氤氲在这身心健康有保障的氛围中,惬意而快乐地工作和生活着。

    中医药强市:“四个突出”凸现魅力

    莲城中医药源远流长,早在清代就是南方中药材重要的生产和流通集散地,为全国四大“药都”之一;这里中医名家辈出,涌现了周俊生、刘笃生、朱卓夫等一批久负盛名的名医。而在湘潭城乡,老百姓身体有恙,首先想到的是“请中医郎中开方子。”

    依托老百姓对中医的青睐,湘潭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高度重视,从“十一五”以来,抢抓国家扶持和发展中医药事来的机遇,以“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为契机,提出“中药强市”作为服务基层,改善民生,提升市民健康水平的战略举措来落实,坚持四个突出(突出政策引导扶持、突出实施三名工程、突出完善服务网络和突出科技创新引领),推进中医药强市,凸现了中医药独到的魅力。

    “促进中医药优先发展,首先要突出政策引导扶持。”有了政策撑腰,说这话时,胡振湘底气十足。他说,这些年,湘潭先后出台了《湘潭市加快中医药发展的决定》、《湘潭市中医药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政策性文件;将中医院全部纳入新农合、城镇医保定点机构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求援体系;还将101个中药制剂、针灸推拿等传统医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提高5%的报销比例。在资金投入上,单列中医事业费财政预算,设立中医专项经费,按年度足额拨付逐年增加。市中医院建设项目纳入实事工程,在立项,报建和用地诸方面“特殊厚爱”,配套经费500万;率先在全省成立了市中医管理局等等。

    “而要提升服务能力,实现中医药全覆盖,就得突出实施三名工程(育名医、树名科、建名院),就得突出完善服务网络”。胡局长认为,人人都把命看得重,医疗服务的对象是有病在身或在心的患者。选择名医、名科和名院,都是每位患者的强烈愿望。为此,我们采取师承、进修,继续教育和名中医评选等方式,以人才培养为重点,培育一批名医;以专科建设为重点,树立一批名科;以品牌打造为重点,建设一批名院,以满足老百姓看病就医和优质服务需要。现有省、市名老中医49人,重点专科精英66名;全市共建设35个国家、省、市重点中医专科和特色专科。与此同时,湘潭提出“科技兴卫”,提升中医药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思路,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他们围绕病毒性肝炎、心脑血管病等重大疾病,加强科技攻关。5年来,共取得中医科研项目58项,研发国药准字号中药新药1个;引进推广新技术新项目52项;杨氏手法加塑型镀锌铁夹板处固定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临床规范化研究已走在国际先进行列。

    小小的银针,飘香的中药,体贴的推拿按摩,让人们不知不觉地摆脱了病痛的折磨。“正是因为价廉舒畅的中医疗法,我们不遗余力地推向农村,推进社区,走进家庭。”湘潭市卫生局中医科周菲菲科长说。通过多年的努力,全市55所乡镇卫生院,均设有中医科和中药房。目前,100%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中医绝活:简便验廉适合推广

    湘潭县易俗河陈女士是某银行职员,长期在窗口从事收银工作。4年前,她的背部出现大面积疼痛,且症状越来越重,每到秋冬季节背部疼痛加剧,使肩部活动受限。陈女士也曾四处求医,但效果都不甚理想。为了止痛,陈女士经常将背部在椅子突出的木结上摩擦。

    陈女士近日来到湘潭县中医医院针灸科治疗。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并观察疼痛部位,医生发现其背部僵硬,肌肉呈现条索状,且局部有硬块,说明有气滞血瘀。鉴于陈女士大面积背部疼痛,医生决定为其行走罐治疗。医生先在陈女士背部涂上一层红花油,再将火罐吸附在皮肤上,然后沿着背部的经络上下推移,由于罐子的摩擦和刺激作用,陈女士的背部皮肤很快由红变暗,出现大面积黑色的瘀血斑。走罐完毕后,陈女士顿时觉得背部轻松,疼痛有了明显缓解。

    走罐,这是湘潭市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之一。湘潭县中医医院贺卫文院长说:“中医药适宜技术是属于无副作用的非药物疗法,是传统的中医绝活。在我院常用的有针刺疗法、艾灸疗法、推拿疗法、天灸疗法、熏洗疗法、穴位注射、刮痧疗法等‘十八般武艺’;感冒发烧、肢体慢性疼痛和脑血管后遗症等是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这类疾病最适合用适宜技术治疗,既‘简’单、方‘便’、又灵‘验’、价‘廉’,又针对性强,在社区、在农村有巨大的医疗市场,很受农村患者的青睐。”

    “全方位适宜技术的推广运用,全市13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55家乡镇卫生院、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立了中医科和中药房,1497个村卫生室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服务的覆盖面达100%,在莲城遍地开花。目前老百姓要求贴耳豆、拔火罐、扎银针、施艾灸、做理疗的患者已越来越多,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比重达到了5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80%,绝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建立了自己的特色专科,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市卫生局胡振湘局长脸上洋溢着自豪。

    “简、便、验、廉是适宜技术的优势,也是医改便民惠民的举措之一。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单纯地让基层医疗单位自主选择治疗手段,对中医适宜技术的采用率估计不会超过两成,也会减少医疗机构的收入。因此,光靠‘市场’不行,必须靠‘市长’把‘自选动作’变为规定项目。”胡振湘认为,中医药方向性的发展需要政府来主导。比方,将中医药适宜技术纳入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的创建内容,实行目标责任制;把中医药适宜技术纳入新农合和城镇职工及居民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发证时,中医科、中药房、针灸火罐艾条等设备设施配备实行一票否决;所有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要求统一配置针灸挂图、银针、艾条、火罐等设施;设立推广专项经费,实行培训费、设施设备配置费、专家现场指导费、培训基地进修学习费等全免。光这些费用,"十一五"期间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共投入300.3万元,为适宜技术的顺利推广提供了保障。

    据悉,2006年,该市批准为“全国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地区建设单位”,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雨湖区、岳塘区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基层常见病多发病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县(市)区。全市共建立了6个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地,组织筛选了30项适宜技术。5年共举办培训班58期次,培训7218人次,推广适宜技术34项,在2000多家医疗机构中广泛应用,医疗机构应用率达到80%,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的服务比重达50%,以上接受适宜技术治疗者达72309人次,平均有效率达92.68%。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走进任何一家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老百姓都能享受中医药预防、保健、治疗和养生带来的身心健康和愉悦。而湘潭市卫生局胡振湘局长的眼光则看得更远:“中医药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植根于身边的中医院、中医科、养生堂等现实载体,切实内化为百姓的消费需求。但是,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而是要以创新发展的眼光充分依托现有资源,突出中医药产业链的有序整合。我坚信,湘潭‘药都’的荣光将更加焰焰生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广告热线:(0731)84326448 13507310918 13508480584 传 真: (0731)84326211 订报热线: (0731)84326226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读卖新闻
   第03版:读卖新闻
   第04版:社区在线
   第05版:特别关注
   第06版: 健康博览
   第07版:广告
   第08版:基层医改
   第10版:广告
   第11版:广告
   第12版: 生活百科
   第13版:学生健康
   第14版:养生之道
   第15版:广告
   第16版:杏林副刊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名工程”誉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