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早年学医的时候,一天课上先生问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
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
先生说:“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仍然活着。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一些,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去效果才佳。”
于是我第一次明白了,柔和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柔和是一种品质与风格,它不是丧失原则,而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坚守,一种不曾剑拔弩张,依旧扼守尊严的艺术。
我们的声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渗透到了辽远的空间。我们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轻灵地卷起心扉的窗纱。我们的面庞柔和了,就更能流畅地传达温暖的诚意。我们的身体柔和了,就更能准确地表明与人平等的信念。(摘自《中外文摘》第10期 毕淑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