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中,我和20多名内地大学生赴港参加了一个由中港实习生协会主办的金融培训项目。为了给后期实习打好基础,头两天我们集中在香港大学接受金融知识的课程培训。时间虽短,但培训期间接触到的几名香港老师身上却有很多让人没想到的地方,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
当香港老师约翰·李一笔一划写规范板书的时候,我非常意外,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
在讲授到金融会议,金融“饭局”环节时,约翰·李老师亲自在黑板上模拟画出一张方桌和一张圆桌,向我们提问:“如果你是个刚入行的金融从业人员参加公司面试,你该坐在哪里?”“你身为公司职员参加圆桌聚餐,你该坐在哪里?公司老板,老板太太,老板儿子,主持人等一系列与会人员他们又该坐到哪里?”
然后,他将这些注意事项以及“潜规则”一条一条干净整洁地写在黑板上。本来精神有点懈怠的同学被这个问题勾起了好奇心,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像看智力竞赛一样企盼着最终答案。
香港教师讲课的方式也是极其西化的,无拘无束,自由且独到。像这位李老师就这样卖关子地介绍自己:“大家知道吗?我大学还没毕业的时候就在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做财务工作了……”同学们瞪大眼睛欲听其详,没想到老师正色道:“嗯,没错,那时候我在麦当劳当收银员。”此话一出引得同学纷纷窃笑,课堂气氛顿时活跃。
因此,从形象、授课方式、语言表达、敬业程度来看,我更喜欢香港的老师。(据《中国青年报》9.25 叶珠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