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要闻

第A3版
视点
 
标题导航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9月04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机器斗技,他从手艺人变“创”艺人
82岁父亲给他当了37年师父,新康木雕传承人胡建:有信心让手工木雕走得更远

    胡建与父亲正在专心雕刻。

    均为受访者 供图

    胡建的雕刻作品。

  湘江下游西岸,有一个以皮影戏和花鼓戏闻名于湖南的“戏乡”——望城新康,除了戏和皮影,这里还蕴藏着长沙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新康木雕。

  “82岁的父亲当了我37年的师父,我要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53岁的胡建是新康木雕的第四代传承人,经过多年的精雕细琢,他从手艺人成为“创”艺人。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田甜 通讯员 罗雅琴

  为做好木雕,拜师学习国画与书法

  左手执锉,右手握槌,一点点在木头上雕刻,是胡建每天的日常。9月3日,长沙望城新康,家中有些简陋的雕刻工作室内,82岁的父亲胡国其坐在他一侧,表情严肃,不时出声指点一二,今年是胡建作为父亲徒弟的第37年。

  一件精品木雕的成型,需要选材、画线、打胚、细雕、抛光、上色六项关键步骤,环环相扣,精雕细琢。子承父业,父亲教给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好一位木材挑选师,“新康木雕和别的木雕不太一样,采用的是樟木。樟木木质细密,有天然的美丽纹理,柔韧性强,樟木的香气还可以驱虫防霉。”在父亲的教导下,如今的胡建,一看二摸三闻,好木材便逃不过他的眼睛。

  父亲教导胡建的第二件事是当好磨刀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胡建的工具箱中有上百种形态各异、用法不同的刀具,磨刀是每日雕刻前的必修课。“木雕的磨刀分为粗磨和细磨,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打磨方式。”胡建告诉记者,一套刀具最短的使用时间是3个月,到了一定的磨损程度就要换新。

  如果说木材挑选和雕工是经年累月的积累,那么绘画和书法就是胡建的“被迫修炼”。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父子俩发现手工木雕的落后之处:只能跟着模具做,作品千篇一律,没有特色。为了走出困境,胡建找到擅长花鸟画、隶书的原望城县文化馆馆长李晏平,成为国画学徒和书法学徒,也给胡建此后的原创木雕埋下伏笔。

  近40年的日日雕刻,胡建双手十指的指纹都已磨平,手指长出厚厚的老茧,他把这些当作一名手艺人的“勋章”。

  与机器斗技,手艺人变“创”艺人 

  “制作木雕的六道工序中最重要的是打胚。”说起木雕,胡建滔滔不绝,热爱溢于言表,“通俗点来讲,打胚就是做轮廓。胚打得好,木雕作品才有灵性。”

  在手艺人心里,木雕是一个做减法的艺术。“从整体到局部再到分部,由外向内,一步步减去废料,完整的木雕作品就渐渐成型了。”多年的精雕细琢,练就了胡建对力度的把控。“木雕没有重来的机会,如果力度差池大,就很有可能毁掉整个作品。”一打一锉间,需要力量的精准把控,对此胡建炉火纯青。

  从50厘米到3米多高的木雕,胡建都信手拈来,不仅完美掌握浮雕、圆雕,更擅长镂空雕刻技艺,创作题材更是广泛涉猎。

  随着机器生产的流行,胡建不得不精进技艺,与机器斗技。在胡建看来,机器制造不仅没有让手工木雕岌岌可危,反而推动着传统技艺与时俱进,也让他从一名传统手艺人成长为“创”艺人。

  “机器木雕不及手工木雕的神韵,但要想不被淘汰,就得做出机器做不出的东西。”得益于此前拜师学习画画和书法,胡建获得更多灵感和想象力,融入原创木雕。2023年,胡建耗时半年雕刻了长2.6米、宽0.6米的原创浮雕作品《乡村振兴图》。

  胡建表示,近期将启动长沙人文景点的木雕制作,准备将橘子洲头、岳麓书院、湖南大学、太平老街等景点制作成浮雕。胡建的儿子在大学学习设计专业,父子俩准备将机器与手工木雕相结合,强强联合。

  “每天的雕刻都让我感觉心静又踏实,乐在其中。”胡建告诉记者,父亲今年82岁,从事木雕60年,如今依然精神十足,每天还会抛光、上色,一做就是五六个小时。心中有热爱,手上有技艺,代代传承,胡建有信心让手工木雕走得更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