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要闻

第A3版
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6月30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研不止,81岁老人培育300余种辣椒
和辣椒打了60年交道的杨意红被称为“辣椒大王”,现在仍坚持每天工作16个小时

    杨意红在查看辣椒生长情况。受访者  供图

  6月29日,湖南省浏阳市葛家镇的一处大棚内,一排排辣椒苗长势喜人。一位81岁的老人正在忙碌着。他是被大家称为“辣椒大王”的杨意红。

  和辣椒打了60年交道,先后培育出300多个新品种,培训杂交育种技术人员1000多人次……虽已年过八旬,杨意红仍旧坚持每天工作16个小时,而这一切只因他对辣椒有着独特的爱。

  偏爱辣椒的湖南却不适合种辣椒

  6月29日上午,新雨过后,牵挂着辣椒的杨意红早早来到大棚。体型稍长的鸡肠子辣椒、个头短小但冲劲儿十足的衡东三樟黄贡辣椒、表皮光滑颜色鲜亮的湘椒33号……眼前茁壮生长的每一株辣椒,都是杨意红的心血。

  “最有名的就是鸡肠子辣椒,2017年成功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杨意红略显骄傲,拿起手中的辣椒,如同抱着自己的孩子般温柔。

  杨意红和辣椒的缘份要从1956年开始说起。那年,年仅15岁的杨意红成为一家青年农业化工厂的负责人。1961年,敢想敢做、年轻气盛的杨意红在乡里担任农业技术员,开始做蔬菜育种实验。

  杨意红很快意识到,湖南人对辣椒有偏爱,但可惜的是,湖南本地的气候和土壤并不适合种植辣椒,一到冬天,在湖南本地很难吃到新鲜辣椒。

  从湖南到海南,他踏上了寻访之路

  为解决这一问题,杨意红花费了不少心血。1987年初冬,杨意红带着30余村民,一起前往海南,利用海南的土壤和气候优势,进行辣椒种植,收获后将辣椒运回湖南销售,开创了“候鸟农业”新型生产模式。

  功夫不负有心人,“候鸟农业”新型模式获得成功。浏阳农民在海南种植蔬菜最多时面积超过4万亩,每年运回湖南的辣椒10余万吨,每年为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不仅解决了湖南本地的辣椒需求问题,还培育出了不少新品种,在10多个省份得到推广。

  “从开始钻研到现在,已经培育出300多种辣椒品种了,全国范围内都有种植。”回想起当年,杨意红满是感慨。

  专研不止,年过八旬的他仍在学习

  做辣椒品种研究,对半路出家的杨意红而言并不容易。只有小学文化的他,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为了培育出“好品种”,他努力学习专研,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跑去省城请教专家。杨意红笑称,“农科院、农业大学的门槛都要被我踏破了。”凭借着一股子热情与干劲,杨意红成了十里八村有名的农技专家。

  喜好钻研的习惯杨意红一直保持到现在,虽然已年过八旬,每天干农活儿之余,就是在自己的办公室学习。他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各类农业书籍,每一本都被翻得卷了边,上面做满了笔记。

  与辣椒打交道60年,对于杨意红而言,辣椒已经不是简单的食材。在他眼里,辣椒代表的是一种精神,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精神。如今年过八旬,杨意红没想过休息,“种辣椒是我一生的事业,还有很多目标没有实现,我会继续努力,发扬辣椒精神。”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田甜 

  实习生 郑婷介 谢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