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缅怀亲人、寄托哀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不过,疫情之下,一些地方暂停了现场祭扫、举办集体公祭,或者要求现场祭扫须提前预约,多地倡导网络“云祭扫”,不少墓园还为市民提供了代祭扫服务。
毫无疑问,疫情“催热”了网络祭扫,但这种“云端寄哀思”的方式并不是新鲜事物。近年来,网上纪念馆、网络直播代客祭扫等“云祭扫”新形式相继出现。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在网上祭奠故去的亲人先辈,实现“云上”寄哀思;借助“云端”连线,工作人员在墓位前摆上鲜花供果、念诵寄语、鞠躬献礼,将此过程全程直播给无法亲临现场的逝者亲人,代他们追思亲人先辈。
有调查数据显示,年轻一代对网络祭扫有很高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也更易于接受新技术来缅怀故人。互联网时代,网络“云祭扫”既能够将逝者的人生故事、影像资料等长期保存,又可以积累下生者对于逝者的纪念,祭扫也不再拘泥于形式,而是形成一种对逝者生命文化新的感悟和理解,甚至代代相传,这种价值不可估量。
无论是不是清明节,也不管身在何地,让思念在“云端”传递,既是对逝者的追忆,也可以让生者对人生有新的感悟。 ■黄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