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要闻

第A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2月22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罗峪整编
红四军有了党的坚强领导

    罗峪整编旧址。     覃章衡 摄

    2月21日,记者来到桑植县谷罗山乡学堂堡村——罗峪整编旧址。

    旧址占地343平方米,有木屋12间。

    93年前,贺龙在这里整训部队,史称罗峪整编。

    站在旧址前,贺龙纪念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覃章衡深情地讲述了那段历史。

    桑植起义从失利

    逐步走向胜利的大转折

    1927年底,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失利,贺龙主动请命回到湘西重建队伍。次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由贺龙、周逸群等组成中共湘西北特委,返回湘西,发展革命武装,建立工农政权。

    1928年2月29日,贺龙和周逸群、卢冬生、贺锦斋、李良耀等7人,辗转回到桑植,在洪家关联络旧部,一个月时间,聚集3000多人。4月2日,桑植起义的熊熊战火燃起。

    得知桑植起义消息,国民党反动派极为惊恐,很快组织兵力围攻桑植县城,工农革命军奋起反抗。遗憾的是,贺龙、周逸群等人在洪家关、栗树垭、苦竹坪三战失利。

    “聚集起来的部队,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加上思想并未统一,很难打胜仗。”贺龙纪念馆讲解员陆海燕说。

    7月中旬,贺龙果断率部前往罗峪,在这里整训部队,在部队设立党代表、建立党支部,发展党员,积极发动群众,宣传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1928年8月1月,贺龙在罗峪召开南昌起义一周年纪念大会,宣布将部队整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全军1500余人,贺龙任军长。

    “罗峪整编的核心要义,就是建立起党对这支部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也为红二军团以及后来红二方面军组建奠定坚实基础。”覃章衡说,罗峪整编是桑植起义从失利逐步走向胜利的大转折,是工农革命军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的新阶段,也是工农革命军逐步过渡到正规化、革命化、军事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有了党的坚强领导

    红四军走上不断壮大的道路

    罗峪整编后,按照中共湖南省委指示,贺龙率部支持石门的南乡暴动,因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遭遇国民党军疯狂围攻,参谋长黄鳌、师长贺锦斋牺牲,部队锐减至200多人。不服输的贺龙,依然率领这200多人,辗转抵达桑植和鹤峰交界的堰垭一带,在大姐贺英的支持下,于1928年11月再次整编部队,遣散老弱病残和动机不纯人员,仅剩91人、72条枪,同时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称红四军。

    经过整编的红四军,有了党的坚强领导,走上了健康发展、不断壮大的道路。1929年1月,红四军攻占鹤峰县城,建立政权,形成武装割据。5月,红四军再次进攻桑植,6月12日再次攻占洪家关,14日攻破桑植县城,再次成立桑植县委和苏维埃政府。7月,贺龙一鼓作气,巧用“诱兵之计”设伏南岔,击毙国民党军副团长;15日,巧布“空城计”,在桑植县城边上的赤溪,歼灭湘西王陈渠珍下属向子云部3000多人。

    南岔、赤溪大捷,是红四军建军以来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全军达到4000多人,桑植和鹤峰连成一片,湘鄂边革命根据地形成,桑植起义取得胜利。

    在党史上,桑植起义与秋收起义、平江起义、湘南起义并称为湖南四大起义。

    如今,桑植起义策源地洪家关白族乡洪家关村已成著名红色旅游景点,桑植起义中建立起来的中共桑植县委旧址尚存,苏维埃政府旧址依然屹立,前来瞻仰的人越来越多。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上官智慧 通讯员 谢德才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