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要闻

第A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2月21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进军深海5000米驭“龙”寻宝
长沙矿冶院:在深海采矿装备上发力

    ▲2月19日,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模拟海底实验基地里的“鲲龙500”号海底集矿车。记者 丁鹏志 摄

    2月19日,牛年春节后第二个工作日,在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长沙矿冶院),路过深海采矿科技中心大厅的科研人员,总会抬头看下大屏上闪烁的8个黄色小方块。

    这些方块每个都对应着东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帕顿断裂带中某个广阔盆地里的一个多金属结核勘探区。这8个区块共有72740平方公里,逾湖南省面积的1/3。据前期勘探结果,该矿区总资源量约5亿吨,总价值逾2万亿元。

    跟随长沙矿冶院海洋所副所长郑皓的脚步,记者来到长沙矿冶院后山的模拟海底实验基地。这里建造了两个大型试验水池,可以让深海采矿装备在海上试验之前进行充分的水下模拟试验验证。现场,一辆形似坦克的“鲲龙500”号海底集矿车引起记者注意。

    郑皓介绍,这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鲲龙500”此前已实现了自动行驶模式下最大水深514米的智能采矿作业。“现在我们想让它驶入到更深的5000米的国际海底区域进行采矿作业。在这个进化过程中,它需要拥有更精准的综合导航定位能力、更强大的耐压能力、更好的智能控制和自主行驶能力,以便应对更复杂更有挑战的深海海洋环境。”

    在“鲲龙500”旁,还有着一套扬矿泵管输送试验系统。郑皓说:“矿石从深海采集后,将通过数千米的泵管输送系统提升至海面。只有当矿石提升电泵、立管、阀组等设备适应大部分海上的复杂气象和水文条件,才能够长时间稳定可靠运转。”(扫报眉二维码看现场视频)■记者 丁鹏志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王铭俊 视频/王珏 郭辉

    幕后

    湖南人的“海洋梦”

    “湖南虽然地处内陆,但我们始终有一个海洋梦。”长沙矿冶院董事长李茂林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80年代,湖南高校和科研院所就开始涉足深海采矿,目前80%的海洋采矿类国家项目,都有湖南人的身影。

    2020年,湖南批复“深海矿产资源开采关键装备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财政支持经费5800万元,以湖南大学和长沙矿冶院为牵头单位。它要突破的正是3000米——6000米深海矿产资源领域各项关键技术,瞄准的则是一个链条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深海采矿装备产业集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