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月18日讯 大年初七,春节假期结束,不少人回到了工作岗位。开工大吉的同时,如何应对节后综合征?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叶勇建议,应对节后综合征,可以通过调生物钟、调饮食、调情志、调运动等方法进行干预。
28岁的小张刚返岗,就发现颈肩部疼痛难忍,活动不开,还伴有头晕和视力模糊症状。原来,小张从大年三十晚上吃完年夜饭就开始了疯狂的玩网游、打麻将、吃夜宵的生活,作息极不规律。经叶勇医师检查后,排除了小张五官科和内科疾病,诊断为长期低头加之熬夜感受风寒,导致颈椎错位压迫相关血管神经,出现了脑供血不足。
叶勇认为,与小张的这种明显单一症状不同,假期后更多的人回归工作岗位出现肠胃不适、头晕恶心、精神疲惫,并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神疲乏力、抑郁焦虑等症状,每年春节后1至2周内,相关科室都会接诊类似患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节后综合征。
常见的有以下综合征:睡眠紊乱综合征(黑白颠倒)、假日消化不良综合征(胃胀纳呆)、疲劳综合征(神疲乏力)、新年工作焦虑综合征(计划与变化估计不足)、沉溺网络综合征(头重脚轻、眼干眼涩)、麻将综合征(颈肩腰不适)、上班恐惧征(精气神不足)。
■记者 李琪 通讯员 陈双
医生支招
中医“四调”处方应对节后综合征
调生物钟 春节长假“白天不懂夜的黑”“睡到自然醒”,导致夜里精神抖擞,白天头昏脑胀,精神萎靡。中医学认为,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调整生物钟,让身体回到原来的作息规律上来。
调饮食 春节假期,美味佳肴、酒水零食、不醉不归。假日一过,则胀满不适,毫无胃口,恶心呕吐,甚至胃部隐隐作痛,大便干结。中医学认为,面对这些症状,应该重点做到饮食荤素搭配,多吃当季水果,少吃或不吃油腻食物,从而恢复原有的功能。
调情志 假期中情绪自然放松,而假期结束后面对紧张的工作目标,一时情绪切换不过来,导致肝郁气滞,肝失疏泄,气机不畅,难免情绪低落。面对这种情况,应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情,积极规划好一年的工作计划。
调运动 春节长期久坐不动,夜以继日垒“长城”“玩游戏”,除了“每逢佳节胖十斤”之外,还会导致气血运行失常,出现头重脚轻、颈肩酸胀、手足僵硬、视力模糊、浑身不适等。面对这些筋骨失衡症状,应该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如轻快的步行、慢跑、拉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