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筑梦新时代

第A3版
筑梦新时代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9年03月13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见字如面,百岁老人书信传情81年
信让情感延续 如今他依然坚持两天写一封信,已经寄出上万封

    3月11日上午,长沙百岁老人李健民走到梓园路邮局,缓缓将带有墨香的信投进邮筒,擦肩而过的一位年轻人手机微信发出的信息已经收到了回复。

    从前车马邮件都很慢,远不及如今的一个电话、一条简讯。对于李健民来说,书信承载的却是沉甸甸的祝福。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书信传情这件事,他坚持了81年。

    81年前

    第一封信写给未婚妻

    在长沙市雨花区省林业厅宿舍楼,三湘都市报记者见到了李健民。精神矍铄、口齿清楚、行步稳重,随手拿起一封书信就能念出来,完全不需要老花镜的帮助。

    “今年2月满的100岁。”老人笑着说,自己从1938年就开始写信,80多年来一直坚持这个习惯,已经写了上万封。  

    回忆起写信的起点,恍如昨日。“那时我还在上高中,家里已经给我订了婚,因为战乱,学校从长沙迁到了安化县附近的杨家滩镇,我只能通过书信跟她以及家人联系。”老人口中的她名叫丑厚坤,19岁那年,李健民将生平第一封信寄给了这个未婚妻。从此,书信就成了两人沟通感情、维系情感的一座桥梁。

    那段岁月

    他们用信件互相支持

    1944年从湖南大学毕业,经历1年的战乱迁徙,1945年,李健民回到长沙,在湖南省农业改进所工作,如愿以偿地跟丑厚坤完婚。

    新中国成立后,他调到省农林厅工作。到1955年,他突然接到通知调往邵阳工作,尽管当时上有父母、下有幼儿,但他毅然接受组织安排,只身去了邵阳。

    在邵阳独自工作的4年时光里,只能每日通过书信与家人、朋友们联络。无论是家庭琐事还是时事感悟,他都以文字形式一一写进信中,寄给亲友。直到1958年,妻子突然决定舍弃省城银行的工作,带着孩子们调到邵阳陪伴他。

    李老的大儿子李幼凡告诉记者,自己离家后,无论是知青岁月还是上大学,父亲的来信如同精神食粮,鼓励着他们不要放弃,要好好读书学本领。“我们三兄妹都收到过父亲几百封信,我们感谢他、尊敬他。他的信就如一条纽带让这个家从未分开过。”

    见字如面 

    书信让情感延续

    “姨爹,您是我唯一的长辈,感谢您的来信,让我晚年生活得到更多的安慰。”“信已收悉,我如今重新返聘岗位,得到你的支持十分高兴。”……李老家里,记者看到了厚厚一摞亲朋好友寄给他的信。和他通过书信联系的人如今至少也有80多岁,李老却依旧笔耕不辍坚持写信,让感情不断延续。 

    “这就是见字如面,我十分敬佩我的爷爷。”李老的孙子李喆告诉记者,从出国留学到工作,因为忙碌,不能经常去看爷爷,也不习惯再跟他写信,但爷爷的信总是如约而至般源源不断地收到。“仿佛爷爷就在身边,教导就在耳边。”

    老人告诉记者,他如今依然坚持两天寄一封信,已经寄出上万封。“有些话转化成纸上的文字后会更有力量、更有意义。”这几年他还坚持写字、锻炼身体,已经整理出一本19万字的回忆录。

    ■记者 石芳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筑梦新时代
   第A3版:筑梦新时代
   第A4版:筑梦新时代
   第A5版:民生
   第A6版:民生
   第A7版:城事
   第A8版:经济
   第E1版:快递新江湖
   第E2版:快递新江湖
见字如面,百岁老人书信传情81年
家长违章车牌上了学校大屏幕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