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要闻/声音

第A3版
要闻·时政/民生
 
标题导航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18年07月04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惕“内推实习生”背后的灰色交易

    5万元进投行、4万元进咨询行业、2万元进互联网企业……又到暑假实习期,一条第三方平台出售内推实习机会的爆料,引起了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关注。内推即内部推荐。记者调查发现,媒体曝光后,“保证实习机会”的信息仍在一些平台推送,这很有可能是第三方平台与企业内部员工的私下交易,借助所谓的求职辅导渔利。(7月3日《工人日报》)

    暑假实习,不少人开始为寻求一个不错的实习机会而头痛,也就在这个时候,网络上开始有求职平台和中介机构高价叫卖“内推实习机会”。什么是“内推实习机会”呢?其实就是一些比较好的公司、企业通过内部人员推荐来择取实习生。这种方式存在的好处是内部员工对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发展空间和企业文化更为了解,清楚公司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同时又对自己要推荐的人知根知底,所以为公司和实习者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相对高效地解决了双方的需求。

    这种模式原本无可厚非,对企业而言,内推更高效、省时省力,还有人际关系作担保,它比茫无目的地“海选”实习生要更理想,所以现在不少用人单位的实习名额越来越集中于内推渠道,这已经成了企业较常见的实习招聘方式。但这种操作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容易造成内部员工的“寻租”机会,与外部第三方机构私下达成利益协议。譬如多名金融机构内部人士就表示“‘付费内推’不可能是金融机构的官方途径”,这也证明,这些价格高昂的“内推实习”是一些公司企业内部员工利用手中资源与求职平台及中介机构合作,进行牟利的行为。

    除了推出“内推实习”这样的噱头,这种私下进行的灰色交易还借此机会推销价格高昂的职业培训课程,甚至包括修改简历等内容,因为渴求一个好的实习机会,以给自己的履历“镀金”,或是借由这样的机会进入心仪的企业,因此不少高校毕业生忍痛花大价钱去上这样的培训班。但求职平台和中介机构并不能对是否留用做出任何保证,所以很可能让毕业生们的钱打了“水漂”,而一旦双方发生纠纷,想维权也十分困难。

    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出于迫切找实习机会的心理,很容易在这种交易下上当受骗,因此除了本人需要提高警惕,认真甄别之外,还需要有关监督部门加大监管,对一些明显存在不法行为的所谓“内推实习”进行查处,并对那些打着这一招牌招揽求职者或求实习者的平台、中介展开调查和予以严惩,必要时吊销其资质。唯有对这种打擦边球的行为进行“零容忍”,才能切实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构建一个健康规范的求职和招聘实习生的市场环境。 

    ■本报评论员  张英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