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野草根”生长而来,作为IP重要源头之一的网络文学市场,随着IP价值凸显,似乎进入内容和用户层面的双爆发。
根据2017年第一季度电视剧网络播放量排行榜统计,《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网络小说改编的58集剧集,播放量达到惊人的363亿次,排名第一。今年8月,不仅其手游与电影同步上档,周边也在持续发酵,例如,由阿里巴巴影业集团开辟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淘宝会场,电影上映前就开始售卖IP正版周边。
然而,看似引燃粉丝经济红利、越来越多吸金IP涌现的产业模式,依然无法完全摆脱网络文学难登大雅之堂的尴尬。
■见习记者 陈柯妤
名词解释
IP,就是所谓的“知识产权”。它可以是文学作品、动漫、电影、话剧、游戏,甚至只是一个概念,或者一个网络热词,一旦有足够的人气,就可以后续衍生出电影电视、游戏、音乐、动漫、文学、周边创意等各种文化产品。
【爆发】 周边发酵,IP引发“大数据”繁荣
10月12日,三湘都市报记者搜索淘宝网发现,除夜华、白浅人物公仔、抱枕、钥匙扣、饰品等独立周边,更多是各类品牌定制或限量发行的主题产品,比如法国娇兰kiss系列杨洋随身同款口红、百雀羚推出的“三生花若梦沁肤面膜”,还有Yoobao限量发行的充电宝、doxo推出的三生系列情侣款牙刷……与三生IP合作的品牌周边产品甚至多达上百种。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下线已近两个月,不少产品仍销售不错,如上述情侣牙刷目前月售220件,法国娇兰杨洋色口红月售达1659笔。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12月,国内40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已出版实体图书6443部,改编电影939部,改编电视剧1056部,改编游戏511部,改编动漫440部。
“网络文学现在算是一个百花齐放的阶段。因为前几年大家提IP比较多,而IP很多都是从网络文学转化而来的,像网上比较流行的、数据比较好的文学都会转化成游戏、电影,包括一些动漫、图书。” 长沙大鱼传媒公司负责人赵婧表示,移动互联技术拆除了写作者与读者之间无形的墙,供需两端的需求与空间应势扩大,“去年在讨论IP时还会萌生高端大气之感,而今年IP却有种堪比‘大数据’的泛泛而谈之意。”
【变化】 年轻市场催化粉丝经济
据MBA智库发布的《2016年中国网络文学行业研究报告》显示,19岁到35岁年龄区间覆盖了六成以上的网文用户。其中,59.3%的游戏用户表示玩过网络文学改编游戏,网文用户玩网络文学IP改编游戏的意愿也比较高,达到85.9%。而对于网文周边的付费意愿,明确表示愿意购买的用户占19.6%,有购买意愿的也将近60%。
“周边消费还是以年轻人为主,主要是16-30岁以内。”赵婧向三湘都市报记者介绍,“像我们公司出品的原创IP《夏有乔木雅望天堂》推出的剧集,人气大部分都是来源于以前的年轻书粉。”
除此之外,根据阅文集团今年发布的《2016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其去年平均每天发放270万稿酬,旗下网文作家也年揽近十亿稿酬。
自身巨大体量的影响力以及市场高需求下,网络文学创意价值倍增,早已不是曾经“清贫”“小众”的文艺偏门。而在跨界域合作中,热门IP带来的粉丝效益,一方面能减少宣传成本,一方面提高产品曝光率。
阿里文学业务分管总裁梁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传统网络文学依赖长篇小说付费的商业模式已经不足以支撑网络文学的发展,以IP为核心的新网络文学商业模式是大势所趋。
分析
【优势】 产业模式领先,“中国风”吸引全球“武侠”迷
文创领域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凭借长期成功经验主导全球。但在其细化产业,中国网络文学显然抓住了数字化传媒的时代机遇,后来居上。
“重要原因是中国网络文学找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由上游的网络写作经过IP市场版权的转让变成下游的电影、电视、动漫、游戏、移动阅读、有声阅读,图书出版、舞台演绎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带动整个大众娱乐市场。反之,下游的影响力也会让上游作品的地位提升。”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欧阳友权表示,由2003年网文付费阅读开始到后来实现版权转让,已经形成一个产业链,“今年的版权转让相对2005年以前增加了10倍以上。”
有意思的是,传统印象里本土味儿十足的中国网络文学,越来越多的国外读者正在为之着迷。
据了解,截至去年11月,英文世界最大的中国网络文学网站“武侠世界”在全世界网站点击率排行榜上就已排到第1536名,日均页面访问量达362万次。网站读者来自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美国的读者占了近1/3。
武侠世界网站站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与西方作品相比,中国玄幻、仙侠类小说基于深厚的中国文化、历史和神话构造出广阔天地,具有中国特色的五行等概念,对第一次接触的西方网友而言,非常有新鲜感。
【隐患】 网络文学IP陷入成长的烦恼
9月28日,人民日报一篇报道指出,网络文学出现小说自动生成软件,只要输入小说元素,系统就能生出对应文字。从衣着、首饰、招式、门派到人名……都可以信手捏来。
事实上,今年两会期间就有代表提出,网络文学已经成为抄袭的“重灾区”。
失去传统文学规则约束后,看似自成一体,信马由缰的网络文学,可能已被商业力量“灵魂附体”。
欧阳友权认为,尽管现在网络文学有越来越多作品与传统文学比并不逊色,但总体质量跟传统文学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网络文学主要针对大众阅读市场,消费群体主要针对青少年,娱乐性比较突出。精英群体由传统文学来满足。”
“我觉得早期的网络文学还是很精彩的,内容和类型都很新鲜,好像感觉近几年网络文学逐渐走向快餐式,感觉它的市场已经逐渐饱和了。”1996年出生的蒋小涵从初三开始迷上网络小说,看过近百部作品的她表示近几年很少有吸引她的网络文学作品。“因为网络文学它最开始吸引人的手段在于新颖,可是渐渐的套路就比较老化了。”
此前,掌阅副总裁游亭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在市场资本都向IP作品倾斜的情况下,作为IP影视剧改编源头的网络文学作品在短期内被购买、开发,长达十余年中沉淀的优秀作品在两年内被“消耗”殆尽,“近两年引爆市场的IP作品,几乎都有超过十年的创作时间。”
不难发现,视频点击超过200亿的《诛仙》创作于2003年,《甄嬛传》创作于2003年,票房火爆的《鬼吹灯》系列创作于2006年,《盗墓笔记》同样也于2006年开始创作。
转型
杜绝抄袭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像大家熟知的阅文、掌阅包括爱奇艺,这些以前收集各家内容的大平台,现在都是在做自己的原创内容,培养自己的原创作者。可以看出来,想要得到版权延伸,内容是最中心的。”赵婧表示,“产品为王”“渠道为王”的网络文学正在进阶到“内容为王”时代,而“内容为王”的更高诉求则是“精品为王”,培育优质IP、精品,则需要遏制越来越多的“依葫芦画瓢”。舆论压力和源头监控或许是那一剂慢效药。
“杜绝抄袭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抄袭现象需媒体公布,对作者、对网站起到警示作用,而根本的遏制阶段则在网站。网站首先就要对投稿的作品严格查重。”欧阳友权认为,现在依靠技术手段查重并不难。
“盗版在网络上屡打不绝,是至今没有解决好的老问题。”对于这个“顽疾” ,欧阳友权表示需要一个综合性的措施,“既要有法律的,也要有技术方面的,更重要的还是要靠读者自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从艾瑞咨询今年4月发布的《2016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白皮书》调研数据可以看出,2016年国内网络文学用户的版权意识显著提升,与2015年相比,在行业规模显著增长的情况下,2016年盗版损失总额虽有所上涨,但增速明显放缓。
说服和推动正版、盗版都看的网络文学用户向只看正版的用户转化,将是未来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和正版化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