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凌晨1时20分,株洲市48岁的“献血英雄”潘健走了,5个小时后,他完成了人生中最后一个心愿——捐献眼角膜,把“光明”留给他人。从1997年开始,潘健已累计献血1.58万毫升,相当于4个成人的血量,获评“全国无偿献血金奖”。只要血站一个电话,潘健立马就会赶过去。
在“世界红十字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潘健成为株洲市第30个角膜捐献者。在生命消失的那一刻,都不忘作最后的贡献,潘健的精神确实可嘉,这位生活在底层的普通人,以一颗高尚的心温暖着这个世界。
1.58万毫升,粗略看来,这是一个普通的数字,但这串数字的背后是一种不平凡的付出:正常的成年人全身血量为4200-4800毫升。如此一对比,我们就应该对他肃然起敬了。
献血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是权利而非任务,献血的人也并不是为了获取回报,而是想通过献血来表达自己的一份助人之心。这不是什么远大的抱负,也不是什么治世奇才,但这种淳朴和善良,让人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华美的精神世界。“只要血站一个电话,潘健立马就会赶过去”,这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的,尤其是联系到曾经让我们一筹莫展的“血荒”,就更加敬佩潘健这样的献血英雄。因为他们行动的意义,不只是献血救人,而是在弘扬推动社会崇善敬德的正能量。
现实生活中,潘健一家的生活较为清苦,下岗后,潘健夫妻靠做临时工维持家用,收入微薄、住房狭小,而他2013年生病之后又花了三十多万元治病,可谓雪上加霜。善意应该以同心圆的方式不断拓宽,爱心也应该以拉力的方式不断传递。潘健的善举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在他患病期间,“无偿献血者帮扶救助基金”给他提供了连续四年的帮助。
社会帮扶的意义本身就在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无疑应该包括“以德报德”、“德者有得”,社会所回报给德者的,显然不能只是奖状或荣誉称号,也应包含在他最需要关怀的时候也给予关怀。
如今,潘健的妻子向社会发出求助,试图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来维持生计,养大正在读小学的女儿。对于“献血英雄”的家庭困境,我们不能袖手旁观,我们在手动点赞的同时,更应该行动跟进。
而让“献血英雄”的家庭得到社会的回报,也更能鼓舞社会,使社会中崇善敬德的英雄越来越多,个人公益行为也更能蔚然成风。
■本报评论员 张英